得意生活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为什么罪犯死到临头才知道忏悔,他们真的会后悔吗?

为什么罪犯死到临头才知道忏悔,他们真的会后悔吗?

时间:2025-01-28 09:23:58来源:网络作者:得意生活网

死刑犯最后一晚在想什么,能睡着觉吗?后悔还是无怨?

2019年5月5日,那是个让我铭记一生的日子,那一天我被宣布于第二天执行死刑。这个消息对于一个在看守所呆了1000多天的死刑犯来说,即是残酷不可逆转的,又是轻松得以解脱的。在那个盛夏的清晨,因为突发情况,我失手捅死了那两个欺负妻儿的坏蛋!而那之后“杀人偿命”四个字就一直萦绕在我脑中。自3年半以前我进入看守所起,号子里的人就对满身血迹的我敬而远之,我能感觉到他们害怕我,特别是在知道我杀了人之后。这1000多天对于我来说,每个夜晚都是折磨,重达7公斤的脚镣使我无法入睡,刚有睡意闭上眼睛,铁链的“哐啷”声将我惊醒,也经常能听到小声的抱怨和咒骂,然而这一切对我已经形同虚无。 后来,我被管教调到了“少年

为什么有的老人总是在临近去世时才会回忆自己的一生,然后发现自己曾经做错了事,后悔不已?

事实上不只是有的老人,是很多人,多数人都是这样。在生命的不长不短的历程中,没有濒临死亡的时候,他是不会想到死的。当只有濒临死亡的时候才会体会到,才会想到他将步入什么地方。那么所有的好,所有的坏,所有的罪恶,都会让他自己带走,带他到他应该去的地方。那个时候他肯定会后悔。

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的时候,为何非常听话?

很多人听过秋后问斩之说,对于死刑犯,一般是秋后肃杀之时,问斩于菜市口等地方。有人就会问,很多死刑犯在执行死刑的时候,为何那么听话?听话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因为他们已经认命了;一个是他们被捆绑起来,没有相应的力量反抗了;还有一个是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安心了。

一、他们觉得,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那就没有必要挣扎了

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暗示,要是很多医生暗示这个人有病,会有某些症状,一段时间之后,这个人的情况,如同医生的暗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暗示作用!心理暗示的影响力之大,很多人都体验过。

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之前,会被心理疏导,让他们知道,这个事情,最终是要到来的。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相关的心理疏导,会有相关的人员进行,目的是为了让死刑犯知道,自己做的错事,就要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

就算不接受这样的死刑判决,也是要进行的。最高法院的死刑核定已经下来了,这个是没有办法更改的。要是死刑犯不接受,可以提起上诉,要是上诉之后维持原判,那么,死刑这个事情,还是会到来的,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不以他人意志为转移的。

死刑犯在知道死刑即将到来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心理上的波动,也可能会有一些行为上的冲动,但死刑的到来,是肯定的。死刑犯在临死之前,会有一定的心理疏导,让死刑犯接受死刑这个事实。有人说,这不是PUA吗?不是,因为对一个僵死之人做这样的事情,没有意义。

让死刑犯接受死刑事实了,那么,死刑犯就会自我心理暗示,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当下采取的死刑,一般是注射的方式,时间很短,几乎感受不到痛苦,所以,对于一些死刑犯而言,也是能接受的。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多过激的举动。

二、有些死刑犯就是不接受死刑的现实,就采取了强制性措施

有些死刑犯在执行之前,就知道了死刑的时间。当然,这是相关人员通知的。通知他见家属,询问他想吃点什么好吃的,这都是强烈的暗示信号。他们不接受这样的结果!有人说,他们肯定是犯法了,是做了罪大恶极的事情,才会判死刑的。但他们失去理智了,就是不接受这个事实,不管自己的行为是否错了。

他们对死刑判决,不认可。哪怕这个死刑判决是最高法院核准之后的结果!他们也接受心理疏导,但他们不愿意接受判决结果,就采取各种行为来对抗这个判决,可能是自我伤害,可能是伤害别人,可能是见家属的时候,伤害家属。

对于这样的死刑犯,一般会采取强制措施。他们就是那么倔的人!无论是在看守的时候,还是执行死刑的时候。要是不严加看护,这样的人,指不定做出什么举动来,让人大吃一惊呢!这样的人上刑场,虽然不是五花大绑,但也是采取了很多强制性的措施。让他不能随意动弹!

虽说执行死刑只是一会儿,但之前的过程,还是比较艰难的。我们不同于古代,古代的犯人,一般是饿上一段时间,让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这样就可以按照规定执行死刑了。我们还是人性化的处理。对于一些不知好歹的人来说,用强制性的方式,比较合理。

行为异常的死刑犯,采用了约束性措施之后,再进行注射死刑,就简单很多。在外人看来,这些人也是没有反抗的。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些内行人看到死刑犯躺在注射床上就知道,他们被约束了。被约束的原因,就是他们反抗太厉害了。

三、死刑犯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他们放弃了反抗

有些死刑犯知道自己犯了法,也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未了的心愿,希望相关人员能帮忙。有些可能是见一下之前的爱人,相关人员会选择帮忙,见面了以后,坦诚聊天,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心愿。

也有死刑犯可能是为了嘱托家人一些事情,相关人员也是会帮忙的。要是他实现了愿望,基本上也算是在这个世上的心愿实现了,既然没有了遗憾,那么,抵抗就失去了意义。抵抗的原因是不想死,他们已经知道了此事必然要到来,心愿已了,何必挣扎?

有些人觉得,死刑犯难道就活够了?不一定,但是,他们犯了死罪,就应该受到严厉惩处。对于他们而言,是承担后果;对于其他人而言,提供了一个借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所以,他们得走。只不过,他们走的时候,就比第二种好很多,最起码,走得很安详。

这样的死刑犯,是想明白了,也是活明白了。既然犯了死罪,还完成了心愿,那还有什么可说的。不接受抵抗,选择接受死刑,也是他们的坦然。面对的死刑犯,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下!

上海“80后”女干部狱中忏悔,为什么总要等到罚了之后才知道犯错?

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让自己有个比较好的态度,并且我们也会想要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我们也会对于我们的行为有一个比较大的改正,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态度。

但也有一些时刻,有一些人是不能够让自己的一个比较好的行为的,而且他们也可能不会让自己去改变自己的情况下,他们也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并且他们也可能会让自己假装自己没有做错。上海“80后”女干部狱中忏悔,为什么总要等到罚了之后才知道犯错?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有一些人是故意不承认错误的。

当然,我认为之所以总要等到被处罚了之后才知道犯错,是因为有一些人可能是故意不承认错误的。因为很多时候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错误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且也可能会觉得自己并没有错误。

二、有一些人是怀有侥幸心理的。

当然了,还有一些时候是有一些人可能会怀有侥幸心理的,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作物并不会被别人发现,而且也觉得自己的错误并不会造成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他们也并不会让自己有一个改正错误的行为。

三、有一些人被惩罚后才意识到错误。

当然,之所以总要等到被处罚了之后才会承认错误,就是因为有一些人被惩罚后才意识到错误。其实有一些人可能会让自己不能够有个比较好的承认错误的行为,只有到被惩罚了之后,他们才能够意识到才能够去认错。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被执行死刑的前几分钟,死刑犯都会做出什么事?

目前世界上70%的国家都已经禁止死刑,虽然我国依旧在执行但也是奉着少杀慎杀的态度,因此虽然大案破案率极高但死刑的案子却越来越少,这是我国司法进步的象征。所以如今能被执行死刑的无一不是罪无可赦之徒,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们也是形态万千。哪怕再凶恶的歹徒在即将走到人生终点时内心也不会平息。那在执行死刑之前犯人一般都是什么状态呢?有狱警就说出了真相。

犯人在死刑复核下来时和其他犯人一样都是吃大锅饭睡大通铺的,只是死刑复合下来时他才会被单独隔开,有些犯人可能会在这一夜畏罪自杀因此需要几位干警和表现好的犯人与他一起度过这最后一晚。很多罪犯在执行前都是一个劲儿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叫嚣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但当死神真的来敲门的时候他们大部分腿都已经软的直不起来了,在被通知后整个人呆了几秒钟,之后开始焦躁起来,一会儿大哭一会儿笑,有的还会大吼几声。

知道死讯之后狱方会让他们留下遗嘱,还有什么要跟家属说的都可以写下来,这时候很多穷凶极恶的歹徒也会表现出内心中较有良知的一面,毕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的甚至会像受害人及其家属道歉等等。第二天的断头饭有不少犯人会吃的泪流满面,基本上都是吃了几口而已就吃不下去了,那种状态换谁都味如嚼蜡吧。送上刑场的途中吓得屁滚尿流也不在少数。

还有的犯人就比较有“心机”了,总所周知我国对精神病罪犯都是从轻处罚的,精神病也成了许多罪犯的一张“免死金牌”,有的罪犯为了伪装成精神病,在进监狱后情绪会突然出现反常,话开始渐渐变多,颠三倒四的有时还又哭又笑,跟他讲纪律还会用一双直勾勾的金鱼眼傻乎乎的盯着你,有时候甚至还会吃下自己的排泄物,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被识破之后又开始绝食,总之就是各种不配合,想着拖延行刑时间或者能逃过一劫就最好,但是最终还是难逃被送上刑场的命运。

有一小部分罪犯自被判死刑之后就表现得非常平静,或许他们内心已经几近崩溃,但外表上看却像是没事人一样,甚至对自己所犯下的过错表现的十分无所谓,曾经有一个死刑犯自15岁开始就多次入狱,从盗窃到抢劫再到强奸,最后一次在入狱时已经是一个死刑犯了,当时他才20出头,教管跟他已经是“老相识”了,在问到他这么年轻为什么要屡屡犯错的时候,他竟称不过是“玩输了”而已,对自己的生命似乎一点也不看重,这样的人你也很难指望他能尊重他人的生命了,可以说是死有余辜。

我国司法制度这近几年进步飞快,这点从死刑案例越来越少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来。秉着少杀慎杀的态度,现在会被判处死刑的犯人无一不是证据确凿,罪无可赦之人。但即使是无恶不作的死刑犯,在面对死亡时没人可以泰然自若的接受结果,那死刑犯在被执行之前都在做什么呢?

在核准死刑前犯人还是和普通犯人住在一起的,但在核准之后会被转移到一个独立的牢房,一般在这时候都会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了。临刑前一夜会有表现较好的犯人和教官陪同度过这一晚,为的是防止犯人因为内心崩溃而自杀,这期间犯人一些合理的娱乐要求也会被同意,例如想打打扑克牌之类的,女犯人则比较复杂一点,在临刑前一夜狱友会帮她化个漂亮的妆容,梳头发涂指甲油等等,让她可以漂漂漂亮的上路。

并且在临刑前许多犯人都已经自知难逃一死,心里会有很多感叹,自己的一生什么时候最开心,什么时候最难过,有那些成就又有那些遗憾。有的会谈及自己的家庭,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对不起谁等等。给受害人道歉的也不在少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坦白自己为何会犯下这样的过错,感叹自己的人生。这时候的犯人是非常脆弱的,需要有人倾听他们内心的世界,并安慰他,稳定他们的情绪,否则很可能会精神崩溃而出现意外。

在执行前的早上会安排罪犯的最后一餐,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吃饱好上路”的说法,死刑犯的最后一餐可以自己提出,狱方一般都会满足。有的会想要最后再吃一次亲人做的饭,这也是可以同意的,如果没有亲属送饭也没提出想吃什么狱方也会在食堂安排一份较好的伙食。不过即使是再好的大餐在这一刻肯定也是味如嚼蜡的,大部分犯人随意扒拉两口也就不吃了,任谁都不会在将死之前还胃口大开吧。

之后会安排最后的家属会面。这时候犯人可以和自己最亲的几位家属告别,一般都是嘱咐兄弟或亲戚要照顾好自己的父母,交代自己的一些后事等等。这一刻哪怕再凶恶的歹徒也会表现出自己最贴近人性的一面,即使是犯人罪有应得,但这生死离别的一刻甚至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也是令人感慨万千的。交代完后事之后就会直接押赴刑场执行了,这时候家属是不能陪同的,只有在火化之后才能去领取骨灰。

网站名标签: 心理死刑法律刑事案件烦恼 上一篇:小伙饱受强迫症困扰 9 年,每天思考人生难自控,接受脑机接口手术,如何从医学角度解读此事?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排行

热门更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