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回乡3天,二叔治好了我精神疲惫”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虽然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议,但这段视频让公众更加关注“精神衰竭”。什么是精神倦怠?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总是不断消耗自己的“能量”,使自己身心俱疲。“精神病”不是一种精神病学的诊断或概念,而是精神卫生从业人员根据心理学理论对一种精神状态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心理内耗”成为网络热词后,网络上有很多文章和视频对这个词进行解读,但很多都是表面文章,没有深入到其心理根源。我们拍摄了一段视频,从深层次、科学的心理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理内耗”,希望能帮助人们看到它背后的本质,更快地走出这种状态。多疑、焦虑、自我怀疑去吗?摆脱精神倦怠的5个步骤!
在视频中,我们分析了心理内耗的心理根源,其实是在遭受叠加的心理创伤后,错误的归因模式,导致焦虑、抑郁,甚至可能符合抑郁、焦虑的诊断标准。也就是说,当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支配,出现了灾难化思维,这是他们难以控制的。然而,很多人没有看到这一点,倾向于解读其中的含义,认为那些陷入“精神内讧”的人只是麻烦和杞人忧天的人。
例如,当一些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总是在叹息,在为他们眼中不需要担心的事情而挣扎时,他们可能会指责他们的孩子,“你整天在想什么?”、“我为你吃好喝好,没有让你受苦,你却自找苦!”“你为什么老是折磨自己?”你总是想把事情弄清楚!”父母的指责和批评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引起冲突和矛盾,给孩子造成叠加的心理创伤,亲子关系恶化,孩子的情绪问题更加严重。
而很多孩子不理解精神内摩擦的心理根源,在父母的指责下,他们觉得父母不理解,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容易把自己认定为“内摩擦”,产生自我否定,认为痛苦都是自找的,对自己不乐观,而积极,盲目的内摩擦归因。这更有可能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
遇到棘手的工作,产生畏难情绪,应该如何摆平自身心态?智商决定起点,情商决定终点。这是考验你情商的能力,既如何对待自己,也包括如何对待别人的能力,很多人都对情商误解,认为情商就是八面玲珑,人际交往能力。其实情商不仅仅是人际交往能力,更多的是正确处理组织外围关系,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换能力,偏重于情绪的把控能力。情商是情绪,意志力,自我意识,自我激励的把控能力,工作难免遇到困难,情绪需要宣泄,如何找到一个宣泄突破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出门走走,有人喜欢朋友陪伴,有人喜欢聚会等等,症结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排解不稳定的情绪,从而以正确的姿态继续投入工作。我们在工作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遇到困难是难免的,情绪上受到影响也是很正常的。对此,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排解不良情绪,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供您参考。
放下。遇到困难暂时解决不了的,自己怎么看怎么闹心的,就强迫自己放下,或者去干其他工作,转移注意力,然后心平气和后,再重新考虑如何解决这个困难。交流。遇到困难纠结,解不开疙瘩,钻牛角尖儿的,走入误区的,不怕丢丑,不怕揭短,主动向专家或者前辈请教,也许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甚至在被批评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就会换一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释放。遇到困难难以开解,往往都比较郁闷,有时甚至痛不欲生。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是看一场电影,或者听一场音乐会,或者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或者自己进行一场出一身透汗的户外运动等等使自己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静下心来的时候,也许问题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