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中医,但一些人排斥中医?
我想说西医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很多人对中医的理解。但这也确实成为了中医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加强中医在基层对大众的服务,
西医在分析你的病理时,用的是你能听懂的语言,并且对照着你通过仪器展现出直观的病因,并有理有据的告诉你你为什么得这个病,要用什么药、做什么手术,最终达到什么目的,每一步都可以讲清楚并展示出来。
国家要大力发展中医,大力发展需要政策、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撑才可以。现在的中医萎缩得太厉害,也就是衰落得太快,中医的基础理论研究停滞,药理研究方向不明,人才凋零,基层三甲医院的中医科的门庭冷落,看中医的群体大多集中在民间中医和国医大师那里,中层断了,国家层面上更多的是政策支持,要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医药靠什么?靠疗效,靠为更多的人治好病,靠形成中医理念,靠树立传统文化的自信。
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是科学发展,是守正创新!反对不思进取,抱守残缺,更不是放开无证行医!嘴上说大力发展中医没用。用实际行动才用,不过现在真正理解承人中医的人不多,也包括那些中医的大学教授。那些教科书中的内容都不是真实的中医知识。
比如说中医诊所,医院里的中医科室。和乡村的中医大夫以及城镇乡村有传承的中医人行医,让更多人被中医所惠及。二是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强用多数人能理解和世界医学界能理解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张伯礼领导的团队在大规模地进行这样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相信中医一定不会倒下去,并将给更多的人带来神奇的医疗服务。也必将让中医走向世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规划指标的设定更加体现新时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求。
为提升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出:
为服务新时期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出:
为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提出:
重要性:中医中药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具有驱邪不上正的特点,很多疾病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可以使身体阴阳平衡,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减少了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地位:中医药学在应对当代面临的严重健康挑战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