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最近发生的,亲身经历,讲一下自己对于中医的看法:
在上个月,也就是1月份的时候,我母亲也是听亲戚说的,说西安有个老中医,号脉号得特别准,就想去看看,所以我就带着老母亲,开了将近5个小时的车去了西安,到那又是预约、又是排队的,人特别的挺多,等号完脉,抓了药准备要走了,我母亲说让老中医也给我看一下,因为这么远的去一趟不容易,机会难得,刚开始我还不同意,觉得自己身体没啥毛病,但是经不住老母亲的劝戒,就同意了,号脉的过程中,我一句话也没说,老中医也是一边号脉一边讲,你这有问题,那有问题,有什么症状,说的也是头头是道,其中他还说你有个痔疮,并且还是外痔都讲的明明白白的,这就让我很惊讶了,不得不佩服中医的神奇和伟大。最后临走了就配了点中药,现在还在喝中药治疗中。
所以,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我对中医有了重新认识,虽然对于中医不太懂,不敢妄语,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经历了上千年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文明瑰宝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
人要是对于某些事物有成见, 看问题必然带着有色眼镜 。
这里我问题主一个问题,西医可靠吗?如果可靠,为什么做个阑尾切除手术也要签免责协议?
不管西医中医可靠与不可靠都是相对的,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
但是,如果国家重视中医,多培养一些优秀的中医师,那真的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因为中医治病将减少大量检查费用,且副作用小。
前不久老中医朱鹤亭在中医学院做演讲,这是一场高规格的会议,到会的有国家医药部门的领导,有医学界的专家教授等,然而他开口就问道你们会治病吗?你们都是饭桶,会场上都愣住了……。随后朱老先生侃侃而谈。他说你们(指西医)治病实际上是工程师、设计师在治病。病人来啦就问你哪里不舒服?然后开上一大堆检查、化验单,等结果出来就按照检查化验单开处方,是不是这样?下边鸦雀无声。接着朱鹤亭先生讲道如若大家不相信,可以上来十个大夫,上来二十个病人,我负责十个,你们每人负责一个,现场比试一下。我三个指头一搭脉就知道病人是什么病,病情轻的几副药就痊愈……。现场没有一个人上台应战。这就是中西医之间一场规格最高的pk,胜负就不用赘述了吧。
中医之所以成为目前的局面,不是中医的问题,而是在舆论上被贬斥,在创收上更是被领导们所不待见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至于有人以个例指责中医如何糟糕,那实在是无知至极。
中医非常可靠,庸医不可靠。长期以来大家把这两个概念混了。中医入门门坎低。过去有,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但真正好中医是需要传帮带和丰富的经验积垒的。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延绵不绝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西在理念上的不同给人造成感受不同,西方哲学和医学是统一的,非白既黑。而中医和中国文化是统一的,有很大一块灰色地带。中医强调治未病,这是很先进的理论,西医现在也在学习中医,强调体验,早发现早治疗。西医有自己一整套比效完善的从培养学生,到治疗,康复,科研,评价体系,所以,给人以安全感较强。而中医正是在这方面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统体系,而是几乎照搬了西医的体系。可见中医药要恢复传统医学,还得走很长一段路,还得走中国特色的中医药之路。包括自己独特的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回答中医可不可靠这个问题。
对症下药,单方复方是有效果的。用药如用兵,看不准病用药得不偿失,当误治疗,现在看病人多数不在找中医看病,改换西医,西医治不了后,再找中医。中医院多是西药再加上一些中成药治疗,中医已被边缘化。中医在大城市有一席之地,都是高手,爱好中医,钻研中医,医术高明,但是中医已经是价格高昂的代名词,治慢性病花很多钱。我青年时腰疼月余,走路疼,弯腰疼,拿东西还疼,在乡下医疗室一个兽医改为给人看病,他会针灸,三针扎下去上中下一捻像触电一样,没有疼苦,拔针,立杆见影,不疼了,以后再没疼过。墙内开花墙外红,现在中医已走出国门,那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中医高手。
我三伯父就是中医,主治外科,尤其是筋骨方面。我不懂医术,抱歉!所以不能用专业的词语来表达。
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二十几年了。
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改革开放也只有十来年。他就开了一个小诊所在村子里。我们这里虽然行政上是村子。但附近就有一个国有煤矿的家属住宅区。还有一个火车站。所以人也比较多。丝毫不比镇上逊色。
他不医疗其他病。就只看外伤和接骨。我记得有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妈妈因为上楼去接漏(雨)。那时候农村条件非常差。每家的瓦房都在房顶下方用木板镶了一层楼。用于堆放粮食,也可以住人。
由于房子年久失修,我妈妈从楼上摔了下来。手骨折了,我亲眼看到,白森森的骨头从手腕上刺了出来。血流不止。
我赶紧叫来邻居(我的堂哥)。我们两个冒着倾盆大雨把我妈送到我三伯父那里。三伯父丝毫不为我妈那严重的伤势所紧张。先给我妈敷了一点药在伤口上。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药。反正是草药。很神奇,血很快就止住了。然后他家按着我妈的手。硬生生的把骨头按了进去。随便摸索了几下之后。就开始给我妈颤绷带,缠好之后又找来两块竹片。把我妈受伤的手夹起来。最后用一块白布吊到脖子上。就给我妈说了一句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回去好好修养两三个月就没事了。”
整个过程根本没有使用其他工具,连起码的消毒都没有。更没有什么麻醉过程。但是我妈由始至终都没有痛哼惨叫或者呼吸急促。好像一点都不痛一样。
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我三伯父应该是一个神医。的确很厉害。如果当时我妈的症状放倒现在。起码也得去大医院动用一大堆医护人员忙里忙外的在急诊室折腾几个小时之后。医生才满头大汗的出来如释重负的对家属说,手术很成功。病人已经转到ICU。你们先去交十万块钱吧!
但我记得很清楚,我妈一共就换了四次药。花掉了二十七块钱。之后就恢复至今。连后遗症都没有。今年已经八十七岁了。
那时候我记得我三伯父在附近已经小有名气了。很多断手断脚的都是来找他治疗。更有一些在大医院救治无效或者无力承担高昂费用的都是来找他,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救治失败过。
好像是九四年的时候,他老人家突发脑充血去世了。我家父辈兄弟姐妹一共八个。其中就有四个死于脑充血。我大伯父,我七叔,我父亲,还有我幺婶都是脑充血。我二伯父现在还建在。今年九十八岁了。下一次我给大家描述一下我二伯父的 养生 之道。
我三伯父死了之后。他的医术却没有谁继承下来。我也长大了,从大人们的口中得知。我三伯父的医术是我大伯父传授的。我大伯父却在很年轻(三十岁)左右死于意外。
我三伯父以前是个军人。参加过抗战和解放战争。他的最后一战是渡江侦察记。可惜他是国民党,十九岁被抓壮丁去打仗。小的时候就一直跟着我大伯学中医。
到了部队之后。接触外伤成了家常便饭。由于他会医术,自然就成了军医。大量的实践机会让他的医术突飞猛进。
后来他给我们描述过。解放军渡江之后。国民党溃不成军。他和其他的战友躲在山洞里。外面的共产党对负隅顽抗的敌军疯狂扫射。他和另外一个战友用其他的尸体做掩护逃过一劫。但被俘虏了。
他亲口给我们说,共产党对待俘虏的政策很好。问他们愿意弃暗投明继续为人民而战还是愿意回家。回家就发路费和通行证。我三伯父选择了回家。所以就回到了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中医,中华瑰宝,只是在几千年的 历史 长河中。大量的神奇医术流失。我记得有一次我看过一本书。说华夏中医一共有十一本已经面世的神医书籍。每一本都是价值连城。都能解救天下苍生。但流传至今的只有一本。叫《黄帝内经》
而现在所有的中医都是依靠《黄帝内经》得以传承的。其他十本神医书籍却无法查找了。
我们再来想想孙思邈这个人。从小基因不好,体弱多病。很多郎中都说他活不过十二岁。但他却从小久病成医,硬是学成了一代宗师,称为药王。而且还活到了一百四十多岁。说不定现在都还没死呢?只不过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了。
我相信中医。而且我相信终有一天,中医会改变这个世界的。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真实的一件事,使我对中医有了崭新观念。有年冬天,不什么原因我晚上咳嗽不止,肚子被咳的疼痛难忍,整宿睡不着觉,特别难受。
我不得不到医院看病。在各项检查后,医生给我开得全是西药。吃了这些西药后,我还是咳嗽不止,还是整肚子疼的连翻身都不敢,难以入睡。
我继续吃西药。又过了一周,我难受得坚持不住了,又到医院看病。医生告诉我,继续吃这些西药。
我痛苦不堪,只得回家吃西药。
后来,我去了一家中医门诊。
当时,我真的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没想到几幅中药下肚,病情好转。一周以后,我的病痛痊愈。
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实践,而且所使用草药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所以,有病的时候能用中药吃的话尽量用中药治疗。很多时候,西医西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你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请相信中医。这是我对您的忠实的
意见。
中医可靠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医中药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为人类的生存 健康 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常见病还是疑难病,中医都能大显身手。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通过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将“中国方案”应用于抗击疫情中,成效非凡。
真正的中医是可靠的,中医疗效是确切的。
核酸检测不用中医。
疫苗不用中医(灭活是细胞层面的事,别拿种牛痘碰瓷)。
口罩选用N95是基于飞沫、气溶胶等载体大小及物理特性来决定,中医只管听从现代医学安排就好,如果没有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帮忙,戴错口罩的中医生甚至可能变成重要的传播节点。
清热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双黄连、肺炎一号方都不敢宣传最重要的数据——“治愈率”“抑制病毒有效率”,重点宣传的“有效率”说的是“缓解症状的有效率”比如降低体温等。——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治标”
中医粉称双盲测试不适用于中医药,分析药物成分成本过高,但通过双盲的青蒿素立刻被中医粉称为“中医的贡献”。
中医粉最喜欢用美国新冠肺炎跟中国对比,得出结论是因为美国人没有中药。但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率并不高,他们只是轻视隔离所以患者多而已。还有人不相信美国的治愈率数据,那么可以看其他国家的治愈率,虽然数据有一些出入,但无论怎么排,中国都排不到前列。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且不限于患者年龄、医疗系统是否被击穿等,很遗憾,这里没有中医的事。
要叫百姓相信中医可靠。二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中草药的质量。要恢复传统中草药的疗效。二,把好中医师入门门槛。清理掉一些滥宇充数的。
另外,动不动不要把信不信中医与政冶、国家挷在一起。反引起反感。
如果西医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的药到病除,就无所谓中医可不可靠的问题。
中医和西医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治病救人。学中医和学西医的人在病人来涚都可以统称为医生。技木手段的运用归根结底就是把病人的病治好,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无论是中医和西医都是可以令人称赞的。
如果硬要把医生所执专业划开分类,那么,中医理论,治疗手段比起西医的诊断治疗来得更亲民。首先,中医诊断来自传统的"望.闻 、问、切”。通过对病人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就可对患者的病情有准确的定义。西医在诊疗中大都是依靠器械的的检查,对人体伤害的同时,药物对患者服用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视。直观的来说,西医除了能够在查明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症下药治疗,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外,对人体的伤害也在其中。
通过对比,中医与西医对治疗目对都是一致的。但治疗理念不尽相同,中医提倡的是调理,西医确是靶向治疗。中医治疗药物对人体副作用比较少,西医治疗药物对人体违害有时非常大。所以,人为地把中医和西医提出来哪个可靠,似乎可以这样说,只有哪些真正掌握了医学知识的人,才是人类患者的福音。
现在社会很多人会讲究看中医,而且认为中医副作用比较小,所以在有病之后会首先想到中医治疗,医学事情比较严肃,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进行治疗,不是中医百分百正确,但是一定要注意治疗方法。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药物的选择。
是药三分毒,这我知道,但谁能说中药一定比西药危害小?有句俗语叫“感冒不吃药是七天,吃药是一周”,这就是说我们很多小病是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自愈的,而吃药仅仅是降低痛苦罢了。古代对于风寒,治疗方式就是牛黄、甘草、冰片等煎药、冰敷等,一番功夫下来,七天好了,都夸是是神医,我们只能见怪不怪。
可能有人会反驳,中医是太博大精深了,实验理论根本无法研究,这我不敢苟同。是,因为研究长生不老药而产生了炸药,但为了研究这些,完全盲目的在药中添加硫磺、硝石、砷等重金属,这也算建立在理论基础上?
中医医生医术水平底下,造成了吃中药无效果的现象,人们就开始怀疑的态度对待中医了!中药难吃,难坚持,煲药又麻烦!中医在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中是无可否定的,神奇,特效,简单。
以前很相信中医,经常去找中医开一些调理的药,可是后来感觉中医变了味的中医,因为每次都是给我开了穿山甲,灵芝,石斛,一开就是好几千块钱的药,最少一个星期药都是1000多元,可每次服用期间要不就是拉肚子,要不就是胃胀,要不就是没食欲,要不就是突然发胖,要不就是皮肤长红疙瘩,然后就去找中医,中医说正常反应,先停一段时间在喝。
大家应该慎重的选择药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调理事项,中医到底可信吗?这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终于虽然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也不要疏忽,一定要注意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中医博大精深,我们应该找一些值得幸福的中医瞧病。
很多人生病了,会直接去看西医,因为疗效快。中医越来越成为一种边缘医学,被人搁置在记忆里。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已经得知,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全球各国试用的西药是已有药物。所有在试西药的负责人和专家都持比较谨慎态度,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证明某一种西药是否适合大部分病人。
中医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继“双黄连风波”之后,全国各地推行中医药治疗方案也引发热议。中医到底有没有用?中医中药在中国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防病,还是在 养生 上,都是有效的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且, 历史 发展的长河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名医,他们利用“望、闻、问、切”,利用“针灸术”,利用各种草药配制的药方,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医疗案例。
郭玉:一根银针动天下
《后汉书·方术》共收录了六位名医,他们是:郭玉、程高、华佗、徐登、赵炳、费长房。这几位,除了华佗大家比较熟悉,其余五位,似乎都不怎么出名。其实,说到中医学中很重要的“针灸术”,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郭玉。郭玉是东汉广汉郡(今四川广汉县)人,汉和帝时(公元89~105年)最负盛名的医学家。郭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诊病“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但在为贵人治病时,往往疗效不很满意。有一次,皇帝很宠幸的一位贵人患了大病,皇帝听说了郭玉这点奇怪的毛病,便让手下人给贵人换上一套贫寒人的衣服,并变换居处,请郭玉诊疗。郭玉到后,不慌不忙,一针而愈。皇帝于是诏问郭玉,到底怎么回事?
郭玉很认真地回答说:“臣以前在乡下行医,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些平头百姓,整日里嘻嘻哈哈无拘无束,手术时心里自然也就无波无澜平平静静。但在京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进了皇宫,面对的都是龙凤之尊,地位的落差,让臣在诊疗时,心里常感惴惴,甚至产生恐惧,以致于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治疗,生怕一时失误引来祸端。陛下您说,这样的情境,于医于患是不是都太过残酷啦?”
这就是郭玉有名的“四难论”,反映了他在诊治疾病时全神贯注,为病人负责的精神。同时也科学地揭示了医生诊治不同 社会 地位的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他是继扁鹊之后又一个对医疗 社会 与心理有研究的医家。
王叔和:切脉圣手在人间
王叔和(201-280年),晋朝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王叔和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权势显赫,但他并未成为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精通中医经典方书,而且于脉学颇有研究。唐朝《名医传》评价他说:王叔和是个安静的美男子,喜欢把研究的东西写下来,著书立说。尤其擅长诊切,研究方脉,兼而搞点儿 养生 之道。宋人张耳也评价说:王叔和这个人特别喜欢经方,精通诊处,把脉之际就能一语道出病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脉圣手。
由于其医术高明,曹操南下征战刘表时,王叔和被推为曹操的随军医生。32岁那年,被提为太医令。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的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著作。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多字,10卷,98篇。
我们都知道,古代看病不像现在,各种检查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古代的医生想要了解病情,把脉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但是脉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同的人,因为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的差异,脉象也会不同;同一个人,也会因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脉象有强弱之分。同时,因为把脉是用手来感觉,每个人的感觉总会有误差,而这个误差可能就会酿成大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叔和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细分为脉象24种。他首次系统描述了临床常见的二十四种病脉的体象,根据不同的脉象判断疾病的种类。并明确地在手腕桡侧动脉(寸口脉)诊候处规定了寸、关、尺的三部分法。后来清人感叹说:要是没有王叔和,我们能看到这么好的医书吗?
在研究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 养生 方面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他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节,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 养生 的最早的论述。
钱乙:创制千古第一方
清代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小儿经方,于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这里面提到的“乙”,就是钱乙。
钱乙是山东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北宋杰出的医学家,从事儿科四十余年,积有丰富的临证经验。著有《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建,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
说到钱乙,很多人对他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说到一味中药——六味地黄丸,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六味地黄丸被誉为“千年补养第一方”,其创制者就是钱乙。这个方子最早记载于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当时的方名是“地黄圆”。有一天,钱乙和弟子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张仲景医书中所载的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遗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您以为如何?”这位大夫听了,恍然大悟。后来,钱乙把这个方子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地黄丸”流传了下来。本方制成后,受到历代医家推崇。直到今天,仍广泛运用于临床,也是许多家庭必备的中成药。
钱乙最初是以小儿科闻名。宋神宗元丰年间,长公主的女儿有病,召令钱乙来为她诊治,很有疗效。长公主上奏神宗,授予钱乙翰林医学的官职,特例赐给他赤色丝帛的六品官服。
又一年,神宗皇帝第九子患手足痉挛之疾,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开始抽筋。皇帝见状十分着急。长公主入朝见神宗时,推荐钱乙,说他虽然出身民间,却有奇异的医术。神宗立刻召钱乙入宫。钱乙来后,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土。”
宋神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皇后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于是,皇帝命人从灶中取下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制。太子服下一贴后,抽筋便很快止住。用完两剂,病竟痊愈如初。这时,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医术。
皇子痊愈后,钱乙平步青云,授紫带金,跻身于太医之列,引得妒忌无数。要知道,想要当上太医可是要有资历的,而当时钱乙才刚刚四十岁。从此,皇亲国戚、贵族之家以及下层官吏、百姓人家,谁有个头疼发热、拉肚泄泻的,都愿意请钱乙来治疗疾病。钱乙的府上门庭若市,再没有闲暇的日子。
钱乙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许,而且对中医辨证学、方剂学均有较大影响。他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妙手仁心,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阐释了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
引言:几千年来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有一个就是中医。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人们相信中医吗?
虽然说有一些人会把中医说的特别的玄乎,而且添加了一些神秘色彩。实际上只不过是有一些人想利用中医投机取巧而已,中医经过了几千年的检验,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自然是有用的。而且有很多科学家都加入到研究中医的行列,利用中药材来研发了很多新的药品帮助人们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另外的话也有很多人在治病的时候会选择用中医的疗法来进行治疗,因为中医对人体的伤害是更小的,不像是西医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带来了一些的副作用。而且通过中医调养身体的话,也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人们是相信中医的,不光光是国内在国外有很多人被中医所吸引,愿意去相信中医,并且中医中的很多疗法,比如说拔罐,针灸,草药,每一个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是很吸引人的。年轻人就更应该有文化自信,相信中医的效果,而且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发现中医背后的科学规律,从而能够为科技的发展和为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其实有一些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分的追求西方的文化,最终导致自己的文化没有人来传承,反而被其他的人所窃取了,这也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穿汉服,愿意去相信中医,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才能够让自己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才能够真正的有效的发展。而且相信的自己的文化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这样的年轻人才能够真正的担当起传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