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暑有哪些症状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感染控制科陈祖辉副主任医师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中暑先兆是指在高热环境活动中,大量出汗,出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轻度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是一般不超过37.5℃。由于中暑先兆的发生比较隐匿,以致无法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导致许多人已经发生中暑先兆而不自知。
陈祖辉副主任医师提醒,可以通过体征做初步的判断,看看是否脸颊通红,心率是否紊乱,体温是否升高。如果大部分症状都和中暑先兆吻合就该引起注意,应停止当前的活动并且尽快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休息,可以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如果出现休克、呕吐、昏迷或意识不清醒等症状时,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二、酷热天气吃这些可以预防中暑
1、喝汤
人出汗越多,消耗的体液就越多,喝汤不仅能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绿豆酸梅汤、山楂汤、金银花汤等,都是平日里常见的消暑汤。
2、饮茶
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而冷饮只能让口腔周围变冷。饮茶会让人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的人,周身不畅,渴感未消。高温作业者,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防中暑更有效。
3、瓜果蔬菜
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度中暑:
(1)热痉挛: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临床表现为于训练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热痉挛有时易与热衰竭时过度通气致手足抽搐相混淆,后者常出现手足痉挛和四肢末端及口周麻木。
(2)热衰竭: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体钠丢失过多,水、电解质紊乱,但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临床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有时可表现出肌肉痉挛、体位性眩晕和晕厥。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
(1)劳力性热射病:顾名思义多见于参加体育运动者、训练的官兵,其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在进行高强度训练后,会出现发热、忽然晕倒,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
(2)非劳力性热射病: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和慢病人群,发病较慢。早期症状不易被发现,1~2天后症状会加重,即出现神志模糊、昏迷。其体温可高达40℃~42℃,而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
在高温的环境下,大部分人会出现头痛,口渴,浑身多汗,四肢无力等症状,另外还会有一部分人出现动作不协调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体温会稍微有一些提高,若有以上这些症状,那么需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休息,并且要快速的降温。由于出汗比较的多,所以还要注意多补充一些水以及盐分,如果是先兆中暑,那一般不需要过于紧张,只要能够好好休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恢复。
如果是轻度中暑的话,那么除了会有以上的一些症状以外,通常部分人的体温会上升到38℃以上。另外轻度中暑的患者面色会特别的红,出汗的量会比较的大,皮肤会有一定的灼热感。在中暑之后,部分患者四肢会变冷,血压会下降,脉搏跳动的速度会有所增快。如果有这些症状的话,需要及时的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解开衣服让患者平躺,同时要给中暑者进行降温,并且要补充水以及盐放,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数个小时内恢复如初。
如果是重度中暑的话,首先患者会出现热痉挛,所谓的热痉挛,就是一种短暂且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暑的人体内丢失了很多的钠盐。由于中暑的人处于高温环境当中工作,所以运动量比较的大,流的汗会比较的多,最终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重度中暑的人除了会有热痉挛以外,还会出现热衰竭的现象。主要的症状就是会有一定的疲劳感,浑身乏力,并且会有眩晕,头痛以及多汗的症状出现。部分患者判断力会有所下降,并且会伴有恶心和呕吐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