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南京已经降为全域低风险地区,但是南京的学生不一定能如期开学。
南京需要维持全域低风险21天后,才能组织学生分批开学。南京才刚刚降为全域低风险地区,可是现在距离正常的开学时间也就还有十天左右,明显不够规定的21天。所以,如果按照规定来实行的话,南京的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是无法如期开学的。另外,南京高校也早已发出了通知,9月15日前学生不得返校。所以,虽然南京的疫情已经进入了尾期,但是为了能够控制住疫情,不让疫情再次反复,学生恐怕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正式开始上课。
小心谨慎,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南京的疫情虽然已经控制住了,但是因为此次疫情爆发突然,最开始又没有控制住,每天确诊人数都在增加,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这也造成了南京人民对疫情又多了一层阴影。虽然学生可能无法如期开学,但是和疫情爆发相比,人们也愿意多等几天,直到确保安全为止。
疫情还未完全结束,马虎不得。虽然南京已经进入了全域低风险,但是江苏的疫情还未结束,距离南京不远的扬州还未清零,这就使得南京不敢轻易放松警惕。只有在全域低风险21天,期间不再出现确诊病人后才能放心让孩子们正式开学。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一定要好好保护。虽然现在南京已经进入了正常工作状态,但是因为危险还未完全消除,所以环境还不能让人完全放心。学生开学之后,无论是上课、吃饭,还是住宿,参加的都是集体活动。疫情期间,这种聚集性的团体活动安全隐患是最大的。所以,在没有达到一定安全程度的情况下,不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不会让孩子去冒险的。
所以,为了孩子们能够正常上课,大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把疫情拒之门外。
五月上旬解封。
南京现有4个中风险区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要求,经专家组研判,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同意,自2022年4月3日起,对我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江宁区东山街道大里聚福城华庭北园18栋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调整后中风险地区4个: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现代大厦,洪武路街道砂珠巷小区6栋,朝天宫街道评事街小区千章巷22号;栖霞区尧化街道下曹村99号、100号。
截至2022年7月31日,南京现在是低风险等级地区。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相关要求,南京自7月4日22时起,中风险区(六合区龙池街道沿河花园小区)、低风险区(除龙池街道沿河花园小区以外的六合区其他区域),统一调整为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区域。
常态化防控
自6月27日以来,南京市无社会面本土病例发生,调整后,我市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县(市、区、旗)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南京市:全市低风险
苏州市:全市低风险
扬州市:全市低风险
徐州市:部分高风险和中风险
无锡市:部分高风险和中风险
常州市:全市低风险
中高风险区。
注意加强家庭、宿舍和工作区域等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物品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注意厕所卫生,冲水时需关闭坐便器的马桶盖。定期向地漏、洗手盆和厨房水槽中加水,每次打开水龙头放水十秒左右。
目前收到的消息是已经到校的暂时实施14+7隔离政策,未返校的同学暂缓返校。
根据南京本地宝最新消息:
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师生员工所在县(市、区)有中高风险地区的,自该县(市、区)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后,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返校后须主动报告学校,开展7天健康监测,并在7天内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商卫健部门组织安排3次核酸检测(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
师生员工所在设区市有中高风险地区,但处于设区市的非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返校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后在72小时内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商卫健部门组织安排2次核酸检测(第一次核酸检测为返校24小时内开展,间隔24小时以上开展第二次核酸检测)。
开学报到前14天内有江苏省外旅居史的师生员工,返校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返校后在48小时内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商卫健部门组织安排1次核酸检测。
教育、卫健、人社、体育、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守土尽责,高度重视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的精准摸排工作,发挥“大数据+网格化”作用,全面摸清各中小学、幼儿园、技工学校、在宁高校和各自审批备案的各类机构师生员工以及共同居住人员开学返校前14天的外出情况和健康状况,第一时间排查出密接、次密接以及时空轨迹重叠者等潜在风险人群,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向社区报备,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根据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状况、所处地域、返校报到是否经停中高风险地区等,拟定师生返校方案,做到“一人一档,精准施策”。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开学时间前,未经批准,学生原则上不得提前返校。
拓展: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辖地级市,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0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68.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1.47万人,城镇人口808.53万人,城镇化率86.8%。2021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16355.32亿元。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国务院规划定位的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西街遗址的发掘将南京建城史追溯到3100年前的西周时期。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明清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截至2020年,南京有各类高等院校68所,其中双一流高校13所、111计划高校10所,211高校8所、两院院士81人,均仅次于北京上海;全球科研城市20强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8、中国第3。
2020年8月,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亚洲城市百强名单,南京位列亚洲第11,中国大陆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