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生活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南大碎尸案,看了很多分析,为什么没人怀疑学校的老师呢?

南大碎尸案,看了很多分析,为什么没人怀疑学校的老师呢?

时间:2024-06-12 17:49:38来源:网络作者:得意生活网

南大奸杀案破了,28年终得以沉冤,回忆凶手作案手法细思极恐,你怎么看?

近几年,女大学生被害的案件很多。很多高校的学子失去了美好的未来,宝贵的生命也随之逝去。

所以,希望女学生们一定要警醒自己、不要轻易的相信身边任何的异性,更不可盲目的以善良对待任何人。

最好的防御方法,就是不要单独去见异性,或者在身边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杜绝与陌生男子接触。尤其是到了晚上,尽量不要独身一人,无论身处何处。

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爱默森

初春,总觉得应该发生一些美好的事情。哪怕什么都没有发生也好,但还是不希望生命被罪恶剥夺。

01

28年稍纵即逝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1992年3月20日晚上10左右,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88年级学生林某,校园内被奸杀身亡。

该案件于2020年2月23日终于水落石出,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

据悉,该案件在当时引起高度的重,不仅是此案件过于轰动,而且作案手法极其残忍。女大学生校内被害,也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恐慌。

除此之外,1996年还发生了震惊国人的“南大碎尸案”。死者同为在校大学生,且案件都没有侦破。两起案件都引起了学生的恐慌潮,凶手的残忍和冷静,让人毛骨悚然。

在南大碎尸案,刁艾青被害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两起案件总是被人们有意无意的提及起来。刁艾青的尸体被有序整齐切割2000片以上,在南京华侨路附近多处被发现,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凶手。但直到今天,案件还在追查中。

而1992年林某被害一案如今告破,这说明真相从来不会不来,只不过有时会迟到。

02

案件经过细思极恐 凶手残忍奸杀高校女生

1996年3月20日,一个下雨的夜晚,林某在学校的一号教学楼自习室自修。

后在校园内被奸杀,头朝下被按在下水道内,死亡时尸体完整。

事后,凶手还在学校内洗了手,被目击证人看到,配合警方公布过嫌疑人模拟画像。

据悉,林某在学校和老师、同学、室友之间的关系不错,有稳定的交际圈子。

警方发现了嫌疑人林某的一个亲属,与当年该案件嫌疑人的 DNA 高度符合。

经过进一步排查,最终找到了嫌疑人。

凶手家住石鼓路,是林某的师兄,也是一名法医。目前警方已经带嫌疑人到现场进行指认。

至于该案的嫌疑人与是否同为刁艾青碎尸案一案的凶手,还有待查证。

但这两起案件,警方始终没有放弃过追查。

03

凶手原形毕露 案件终于告破

接近30年,凶手终于被绳之以法。也许等待了太久的时间,但真相终究姗姗来迟,同样可以宽慰受害者的家人。

林某作为一个高校学生,本应该有更好的未来,没有想到生命就终结在校园之内。惋惜之余,也不得不感慨人的生命如此脆弱。本是一个普通的自习的夜晚,就成了生命的终点。

春天万物复苏,所有生命充满勃勃生机,但林某的生命却枯萎了。

网友对此案件也非常关心,28年的案件沉冤得雪后,终给受害者父母一个真相。

与此同时,也提醒广大高校学生,不要用自己的善良去衡量这个社会的恶人。其一,女大学生或者独身女性,无论去往任何场所,尽量都要告知身边人,并与其保持联系状态。尽量不要在夜晚独行,没有所谓的最安全的地方。坏人在的地方,就是危险的地方,无论何时何地。

其二,警惕身边所谓的熟人,同学、同事、朋友、师兄等,所谓的亲属关系不过也是表面的,毕竟不了解一个人的内在。而且一个人的情绪和思维等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会换成另外一个人似的。所以不要轻信相信一个熟悉的身边人,保持警惕,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其三,夜晚见到任何陌生男性,都尽量回避与其接触的时间。不要到无人之处,要尽量到人流量大的地方。恶不会轻易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却喜欢在夜晚游走。

其四,如果可行的话,可随手携带一点防身喷雾之类的用品。并熟悉掌握使用方法,必备不时之需。该案件为师兄作案,应该对林某相对了解,所以可以掌握其动向。但也告诉了大家,不要轻易告知对方自己的去向,不要认为熟人就是安全的。在危险面前,不分熟悉与否,只分好人和好人。

虽然不知道他们如何相识,是否熟悉,甚至还是陌生前辈的关系。但学校放也应该加强学生校园安全的监督管理,不要让学生们身心感到安全的校园,成为他们被害之地。

回顾著名悬案:南大碎尸案,中国十大悬案之一,众多小说的原型,后来怎样?

1996年1月10日的晚上,刚刚下过雪,天气异常寒冷,一个清洁工在清理垃圾箱时发现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面是切得整整齐齐的熟肉片。

当时,家里的肉并不富裕也很值钱,清洁工贪婪的以为那是猪肉,便带回家去打扫,没想到竟洗掉了三块手指。

清洁工赶紧报警,这震惊了全国的吊爱青破尸案被揭开。

几天后,在公众的报道之后,水作岗路和龙王山也发现了同样的水煮和切片的尸体碎片。

由于当时缺乏DNA技术,警方只能拼接尸体碎片,判断肌肉纤维组织。然后他们在全城寻找失踪的人。几天后,刁爱青学校报告说新生刁爱青失踪了。

认识她的人去辨认剪接的尸体后,才确定死者是南京大学大一学生刁爱青。

据当时看到尸体的人说,所有看到尸体的人都呕吐了很长时间。因为身体看起来很糟糕。

刁爱青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他的眼睛有点近视。他住在乡下,他的父母都是诚实的农民。

1995年,刁爱青刚刚从农村进入大学,她的生活才刚刚开始。然而,这样的事情一开始就发生在她身上。

据她的室友介绍,刁爱青在农村很孤独,喜欢一个人呆着,学习也很努力。

在事件发生之前,她因为在宿舍非法使用电器而受到了学校的处罚。作为宿舍的负责人,她也受到了惩罚。所以她出去放松一下。

案件发生后,全国迅速引起恐慌,为什么刚刚走入光明的女学生被残忍地分开。他是为爱而死吗?

案件发生后,全国迅速引起恐慌,为什么刚刚走入光明的女学生被残忍地分开。他是为爱而死吗?

警方很快就否定了这种观点,而刚上大学的刁爱青社会关系简单,没有伴侣,更不用说敌人了。

而之前的刁爱青消失在了放松之前还铺了床,似乎准备回去睡觉了。从没想过离开,也没再回来。

警方对案件也一无所知,其中嫌疑人是:凶手为什么把刁爱青的尸体煮熟并切成片?为什么装尸体的塑料袋会出现在城市最显眼的地方?这就像是故意让人们一开始就看到它。

对于各种疑点,警方毫无头绪,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警方只能使出人海战术,在南京市区投入大量的人搜。再次,什么都没有。

刁爱青事件曝光后,网络上也一片哗然,各种猜测和分析令人眼花缭乱。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作家王大进把它写进了小说,2008年,调青吧的成立加速了它的发展。

后来,Black Mass在天涯论坛上发表的“南大碎尸案浅议”将事件推向高潮。

从那以后,关于刁爱青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但凶手一直逍遥法外。

2016年,该案件的公诉期限为20年,即使在20年之后,凶手被抓获后也无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起案件再次在网上引发热议,猜测此案可能会悬案,警方也不会进行进一步调查。

然而,公安部刑侦局不同于一些网民,在其微博上表示,刁爱青遗体残破案将永远追查到底。

在对这一事件的讨论中,最著名的是黑团事件。

对案件的深度分析,尖锐的语言,以及对案件证据的确证,让人不禁质疑这个人是不是了解案件的人。

最后,该帖子被删除,警方证实,帖子中的内容只是个人臆测,没有实际证据,随后此事得到解决。但是关于南大碎尸案的猜测从未停止过。

1996年南大女生刁爱青碎尸案的真凶是谁

个人看法。 第一.凶手心理素质极高。能够在杀了人的情况下碎尸,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碎尸,和送到闹市的。 第二.凶手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若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是不会这么细致的切块,也不会有这么高明的作案手法。 第三.凶手不会是一个人。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大堆事情,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肯定会有同伙负责,而且分工明确。 第四.室友。室友都是城里人,对于新来的乡下人肯定会排挤,而且最近室友看室友不爽的就杀了的也不是没有。还有,他们太镇定,越是镇定,就让人怀疑。 第五.杀人动机。也许是为了一种变态的艺术美,但这种说法有缺陷。一般都是好看的人来做艺术,而

96年南大碎尸案令人胆寒,最终结果如何?

没有结果,至今尚未查明真凶是谁。“南大碎尸案”是曾经轰动全国的一个影响极其恶劣的案件,死者为一名女大学生,被人将尸体切碎并且散放在闹市区几处垃圾箱中。如果不是环卫工人生活条件差,见到肉想要捡回家自己吃,从而发现了碎肉中的手指,恐怕此案就真正的成为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件了。

第一 南大碎尸案,从现在看来,几乎说仍是一起完美犯罪。没有目击者,没有作案动机,没有留下指纹DNA。作案者,进行碎尸抛尸,手法纯熟。几乎没有瑕疵。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96年南大碎尸案,心理素质差的真的不要再看下去了。

刁爱青,女,生于1976年3月,遇害时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专科一年级学生,在鼓楼校区学习和生活,遇害时不满20岁。她住在鼓楼校区南园四舍,该宿舍楼当时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据刁爱青生前的好友回忆,刁个子高约1.65米,身材适中,长相普通。短发,单眼皮,眼睛稍有些近视,看书写字时会戴上眼镜。嘴角右上方有颗痣,如菜籽般大小。说话时嗓音稍哑语速偏快。一个细节是,这个字迹娟秀的女孩,有时候会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复杂化为“刁爱卿”。

1996年1月19日,一名扫雪的清洁工在南京路街口街口附近的华侨路捡到一个装满熟肉片的提包,在家中清洗的时候发现了三根手指,遂报案。案发后,南京市警方高度重视,并成立专案组进驻南京大学,当时附近几乎所有居民都受到了盘查。

事情发生在1996年,在一天晚上死者的室友由于在寝室中使用了大功率电器,从而导致作为寝室长的死者被批评。死者心中郁闷,于是外出散心,惨案就此发生。当夜死者未归,直到尸体被发现,寝室同学和学校的老师前去认证,才勉强认出来碎尸的身份。

第二 这个案件之所以非常难以破解,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的科技还不成熟,当时尚且没有生物科技手段来进行破案,没有后来所谓的DNA认证。而死者本人在学校也和他人没有仇怨,是属于一个小透明的学生,平时性格非常的内向,没有太多的朋友,也就没有和其他人太多的来往。由于交际的圈子太小了,而认识她的人,都没有作案动机,也都有不在场的证明,所以基本上就彻底的杜绝了从身边人找凶手的可能性。

第三 后来人们根据案件进行推测,凶手最起码是一个心理素质非常强悍的人,否则无法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且凶手一定是一个经常与尸体打交道的人,可能是屠夫,或者其他人。然而警方对当时学校以及学校周围的居民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排除,仍然无法发现任何的与凶手有关的蛛丝马迹,这桩案件至此仍然是一件悬案。

总结

综合而言,96年南大碎尸案至今尚未找到凶手,但警方已经表明,不会放弃此案。

悬案96南大碎尸案:残忍的手法,稀缺的证据,销声匿迹的凶手

1996年1月18日(星期四),南京大雪纷飞。

这场雪一直下到19日(星期五),让本该在早上五点进行的环卫工作推迟到了上午。

一位清洁工在华侨路建筑工地的一个垃圾堆捡到一个塑料袋(第一件)。

袋中装有500多块肉片!

之后,她(或另一人)又在大涧银巷发现装有同样肉块的袋子(第二件)。

两袋重1.5公斤。

清洁工把袋子捡回了家,在清洗时发现里面有三根手指,大惊失色,随即报警。

1月19日上午,在接到报案后,南京市公安局与环卫部门协商,做出了在相应范围内重点搜查垃圾点的指示。

警方立刻开始对南京大学周边地区垃圾堆进行大规模搜寻。

该案遂正式立案,是为“1·19南大碎尸案”。

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尸体加热至熟或半熟,并切割成2000片以上。

如此骇人听闻的手法,是该案区别于其他案件,引起巨大关注度最重要的一点。

一、散落各处的尸块

19日上午,警方在南京大学南园小粉桥路段四个小区门口的垃圾箱里发现了两个旅行袋和两个垃圾袋。

两个旅行袋,一个印有上海旅游字样,里面装有内脏和碎尸,重5公斤(第三件)。

另一个是绿色帆布旅行袋,印有桂林山水旅游字样,装有较完整的肠体组织和肉块,重6.5公斤(第四件)。

另外两袋垃圾袋重约1公斤,都是尸块(第五、六件)。

据此,加上清洁工发现的两袋,1月19日一共发现了6袋尸块。

其中小粉桥发现的4袋距离十分接近,是罪犯最密集抛尸的地方。

1月19日或20日,在汉口路校门后发现重约0.8公斤的塑料袋(第七件)、在天津路门内计算机房中心旁树林发现袋装尸块(第八件)。

1月20日,在天津路校门口公交车站附近发现一个双肩包,内有较完整的人体骨架,近8公斤(第九件)。

1月20日或21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体育场的树洞内发现袋装尸块,重约0.6公斤,在其中发现了类似子宫的人体组织。

此处是在对南京大学校园进行排查时发现的(第十件)。

1月20日晚,在距南大3公里远的水佐岗小区某垃圾桶发现床单包裹的尸块。

一张完整的床单被撕成两半,其中一半装有头颅和零碎尸块,并有血手印,重3公斤(第十一件)。

另一半床单包裹有受害者的血衣裤,据说在内衣上发现了指纹,而且受害者的衣物和肠子一样,折叠地很整齐,重1.5公斤(第十二件)。

警方勘察表明,水佐岗的东西都是在19日案发以后抛出的。

之后几日,在水佐岗某水井盖下找到了红色外套,里面包有尸块。

同时在南大周边又再次发现零散尸块,可能是此前搜索遗漏,也可能是凶手还在陆续抛出。

二、受害人刁爱青

随着发现的线索越来越多,受害者的身份得到确认。

死者刁爱青,女,1976年3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姜堰市。

遇害时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专科一年级学生。

刁爱青

据称,刁爱青第一年高考落榜,第二年复读仍差南大录取线3分。

她姐姐的公公托人找了关系,将刁爱青安排到了南京大学。

可以看到,她的学籍和南京大学本科学生有区别,是属于成人教育脱产专科,其教学与宿舍管理相比南大本科也较为松散。

但由于专业学生都在鼓楼校区学习和生活,成人教育学院也属于南京大学的下属学院,所以本案称谓“南大”并无不妥。

刁爱青遇害时年仅19岁,住在鼓楼校区南园,该宿舍楼人员较复杂。

据刁爱青的好友回忆,刁身高约1米65,身材适中,长相普通,短发,看书写字时会戴上眼镜。

她会在书上把自己的名字文艺化写为“刁爱卿”。

刁爱青的父母都是姜堰市本地的农民,她1995年9月(据称她到校时间比规定时间迟了十几天,应该在9月底,原因不明)开学来到南京,前后不过2、3个月。

据身边人回忆,刁爱青性格内向,在异地南京社会关系简单,在当地应该没有什么熟人。

三、遇害前的轨迹

1996年1月7日星期日,刁爱青去南航参加高中好友的生日聚餐。

当晚参加聚餐的还有其他几位姜堰老乡。

那晚刁爱青并未回学校,而是与好友同住。

据同学回忆,当晚刁聚餐时像平时一样话很少。

1月8日星期一,刁爱青回到南京大学,当天做了什么不清楚。

1月9日星期二,刁当天没有上课出去玩了一天,很晚才回来。

据她说是去找老乡玩。

大约在9号、10号左右发生了一件事,刁爱青的室友违规使用电磁炉被发现,因为刁爱青是寝室长,被宿管罚款。

1月10日星期三,失踪当天。

白天刁爱青在上计算机课时身体不舒服,中途回到了宿舍。

下午她躺在床上休息仍然没有去上课。据室友回忆,一直到晚上7点,她都还在寝室。

据称她当时可能是处于例假期,身体不适。

案发后警察来宿舍侦查,被子平铺地很整齐,蚊帐放下。

10日当天傍晚的温度很低,学校宿舍没有空调和暖气,室外很冷。

刁爱青出门时穿的是一件红色外套,这种外套当年很普遍,路上经常撞衫。

案发后,警察还找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带到南大开会展示,让同学们提供线索。

据南大的目击学生回忆,刁爱青从小粉桥的侧门出了学校。

关于她傍晚离开宿舍的原因,有说法是因为室友违规使用电器,她作为寝室长被罚款而心情不佳,外出散心。

她从小粉桥侧门出去,再从广州路一直走到了青岛路、平仓巷。

警方提供的目击信息显示,刁爱青曾于当晚在平仓巷的文具店买东西。

最后的目击地点一般认为是在青岛路上,时间大约在傍晚七点。

广州路和青岛路、平仓巷都很热闹,目击者提供的信息比较准确,但此后她的行踪不再被目睹。

四、警方的排查

案发后,受限于当时的监控摄像头极少,初期排查难度很大。

南京市警方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进驻南京大学。

为侦破此案,警方发动人海战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广泛细致的排查,包括南京大学校内人员和附近所有居民都受到了盘查。

直到案发后三个月,由于调查没有进展,专案组才撤离南大。

当时南大校内先是有小道消息流传此案,随后警方正式贴出被害女生的照片。

据说南京大学的所有学生都接受了调查,提供案发当晚的不在场证明。

在刁爱青的社交圈全部人员都被排除了嫌疑后,警方逐渐怀疑是随机作案。

当时的媒体报道了相关新闻,警方发布了悬赏通告,公布了涉案的证物,希望市民提供线索。

警方也曾把医生和屠夫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了排查,但终究毫无进展。

五、网络舆论

刁爱青案,曾经在南京轰动一时。

它真正步入公众视野,是08年网名为“黑弥撒“的一位网友在天涯论坛的一篇帖子《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

黑弥撒在帖子里认为刁爱青和凶手因为对 打口碟这种重金属音乐 的共同爱好而相识。刁爱青死于某种宗教仪式,凶手杀死她是因为她勾起了凶手童年的“不愉快经历”。

此说法一出,给一桩碎尸案蒙上了神秘、悬疑的色彩。

这正符合网络世界猎奇的口味,瞬间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网络舆论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当年南京本地媒体《南都周刊》以一整版《南大碎尸案的网络与现实》报道了此事件。

之后,网名为“悼红轩主人”的网友通过走访刁爱青亲属及生前好友,将采访资料汇总成《关于南大碎尸案的终极猜想》并发表,现在网络上流传的很多证据就是来源于此。

08年的网络舆论将南大碎尸案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年南京警方重启了此案的调查,有了一些新发现:

在旅行包里发现了少许火药残渣和火药枪印痕,在尸块里发现了微量的木屑和猪肉,此后就再无新的线索,案件又进入死胡同。

网络风浪过后,南大碎尸案也归于沉寂。

此案留下的证据很少,时至今日,每一条线索早已被人们过度解读了很多次。

警方披露的线索和各种来源的证据混杂在一起,早已不能辨别这之中哪一条是真实的线索,哪一条是博眼球的编造,各种阴谋论也误导了人们的视线。

如今网络上关于此案的猜测很多,不乏有读后令人恍然大悟的“严谨推测”。

但或许警方手里的任何一条未披露的证据,就可以马上推翻数万字的长篇大论。

相信南京警方掌握的证据远比我们所看到的多。

六、推测

在此做一些整理和个人的猜想。

由于此案的目击信息、抛尸地点、发现时间等,都是网上能找到的信息,上述关于此案情况的概述,也是混杂了多种官方线索和民间证据的综合版本,不一定完全准确。

大家可以带着看一看的态度来阅读。

将刁爱青1月10日失踪当晚出校门后的移动轨迹在地图上标注如下:

她从小粉桥侧门出去,再从广州路一直走到了青岛路、平仓巷。警方提供的目击信息显示刁爱青曾于当晚在平仓巷的文具店买东西。最后的目击地点一般认为是在青岛路上,时间大约在傍晚七点。广州路和青岛路、平仓巷都很热闹,目击者提供的信息比较准确,但此后她的行踪不再被目睹。

刁从(一)出来,途径(二)和(三),有人看到她在(四)买东西,最后的目击地点是在(三)或(四)

可以看到刁爱青的移动轨迹,在出校门后短时间内是没有远离校园的,符合警方在她的宿舍内看到的“床上的被子平铺着,没有长时间外出的打算。”

将刁爱青移动的四个点标注出来,她沿着南大南园的校园外围走了一公里多,以正常的行走速度,前后不过十几分钟。

刁爱青最后出现的地点是青岛路或平仓巷一带,她是买了东西准备回学校?

还是继续走去了什么地方呢?我们也无法知道了。

但就这张移动轨迹来看,个人认为她没有长期外出打算、没有去远离校园的地方的可能性比较大。

再来看抛尸的位置分布:

图片仅供参考

19日的抛尸用黄字标注,主要是华侨路、大涧银巷和小粉桥,尸块特征不明显;19日以后的抛尸用蓝字标注,主要集中在南大校园内,出现了人体骨架等人体特征较明显的信息;最特殊的是20日在水佐岗的抛尸,用绿字标注,在图中左上角,它远离南大,出现了直接指向受害者身份的头颅和衣物。

尸体的每块都切割得很小很整齐;肠子排列有序,码放多层;四肢骨架被利落地剔下。

凶手应该具有一定的解剖专业知识和超强的心理素质。

至于凶手为何将尸体切割成2000块、加热至熟,普遍说法是为了毁尸灭迹。

但尸体都能切割两千块,为何又要抛弃完整的头颅、衣物和人体骨架呢?

个人认为有可能是19日早上华侨路、大涧银巷的最初两次抛尸被提前发现,打乱了凶手的计划,他害怕警方搜查住处,被迫将来不及处理的尸体抛洒在水佐岗和南大校园。

头颅衣物等指向性最明显的东西,在来不及处理的情况下,只能尽量抛洒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于是出现了水佐岗这一距南大有三公里远的特殊地点;其他尸块,在19日后,被凶手抛洒在南大校园附近。

侧面印证了凶手住处、第一碎尸地点应该在南大附近。

当然,也有可能是凶手认为将指向性明显的抛在远处、将切碎的尸块抛在近处,足以蒙混过关了。

刁爱青和凶手可能认识,也可能是陌生人作案。

如果刁爱青当晚没有离校很久的打算,结合她当晚没有回宿舍,那她和凶手在10日晚大概率就已相遇。

在死前,她和凶手很可能同处一个空间,刁爱青是在一家饭馆吃饭时遇到了凶手?

还是在回校路上偶遇了熟人?

或者刁爱青当晚,就是要去见某个人?就没打算回宿舍?

刁爱青9日没有上课,出去玩了一整天找的那个老乡,和案子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警方肯定也注意到了,但再没有更多细节。)

既然是为了毁尸灭迹,那有可能刁是与凶手发生某种接触时意外死亡的,至少凶手最初没有想要杀死她。

意外死亡让凶手震恐,他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求生欲支配他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尽最大可能毁尸灭迹,将尸体切割成2000片。再在南京暴雪的天气下抛出尸体,希望大雪能掩盖一切。

南大碎尸案孤案一枚、之后再无类似案例。这也侧面说明凶手可能并非连环杀手,刁的死可能是意外。

凶手亦可能在案发后就已经离开南京,永远消失在警方的视线外。

时间已过去二十余年,希望早日真相大白。


网站名标签: 法律未分类大学历史哲学 上一篇:连续几个小时时间用来刷短视频会让人感觉空虚,用来专注做一件事情会让人感觉充实。这种差别的感觉从何而来?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排行

热门更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