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分手的原因不同,需要先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总是想起前任。是因为还爱着他/她?还是因为对过去的美好经历和回忆感到懊恼或痛苦?
2. 如果是因为还爱着前任,那么你需要先面对和接受这个事实。你需要认识到你们分手了,你们之间的感情已经结束了,也许并不会再回来了。
3. 尝试找出如何从事情中学习和成长。回想你们之间的不足之处和你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然后下定决心去改变。
4. 试着释放出来。哭出来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它可以帮助你释放内心的情感。如果你觉得需要帮助,可以去看一名心理医生或咨询师,一起探讨你的感受和情绪。
5. 再次恋爱。可能对你来说时间还不成熟,但是找到一个新的对象有助于你开始新的生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渐渐地,你的前任就不再占据你的大部分思维空间。
6. 最后,探究内在的力量。认识到你需要确定的是你的价值观、陪伴你的人以及你为自己的人生所创造的意义。找到你内在的自我,接纳自己,才能在未来走得更加自信和坚定。
300元的支出可以包括:
- 看一本与恋爱有关的书籍,例如《分手后的幸福》,《小王子》,《爱的艺术》等等。
- 抽出一天时间,安排健身,去散步,打球,谈天说地,遇见更多的人。
- 向朋友或亲人聊天,让自己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 参加一个社团或组织,自己热爱的事物点燃心中的激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以上仅仅是参考意见,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实操方案的可行性。
我童年的时候,一次到济南府参加考试,正巧遇到过春节。接旧风俗,春节的前一天,城里的各行各业做生意的,要抬着彩楼,吹吹打打地到布政司衙门去祝贺春节,这叫做“演春”。我也跟着朋友到那里去看热闹。
那天,游人很多,人们把四面围得像堵墙,水泄不通。大堂上坐着四位官员,身上都穿着红袍,东西面对坐着。那时我年纪还小,也不懂得堂上是什么官。只听得人声嘈杂,鼓乐喧天,震耳欲聋。
忽然有一个人,领着一个披头散发的童子,挑着一副担子,走上堂来,好像说了一些话,只是人声鼎沸,也听不见他说了些什么,只见大堂上的人在笑。接着,就有个穿黑色衣服的衙役传话说,让他们演戏。
那人答应了,刚要表演,又问道:“耍什么戏法?”堂上的人相互商量了几句,就见有个衙役走下堂来,问他有什么拿手的好戏法。那人回答道:“我能颠倒生物的时令,生长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衙役回到堂上禀报后,又走下来,说叫他表演取桃子。
耍戏法的点头答应了,脱下衣服盖在竹箱上,故意装出一副埋怨的样子说:“官长们委实不明白事理,眼下冰还没有化,叫我哪里去取桃子呢?不去取吧,怕惹得官长生气,这可叫我怎么办?”他的儿子说:“父亲已经答应了,又怎么好推辞呢?”
耍戏法的人为难了一阵子,说道:“我认真想过了,眼下还是初春天气,冰雪还未融化,在人间哪里能找到桃子啊?只有王母娘娘那蟠桃园里,四季如春,兴许会有桃子。可是,必须到天上去偷,才能得到桃子。”儿子说:“嘻!天可以像有台阶似地走上去吗?”
耍戏法的说:“我自有办法。”说完,就打开竹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团绳子,大约有几十丈长。他理出一个绳头,向空中一抛,绳子竟然挂在半空,好像有什么东西牵着似的。眼看着绳子不断上升,愈升愈高,隐隐约约地升到云端,手中的绳子也用完了。
这时,他把儿子叫到身边,说:“孩子你来,我老了,身体疲乏、笨拙,上不去,你替我走一趟吧。”接着就把绳子头交给儿子,说:“抓着这根绳子就可登上去。”
儿子接过绳子,脸上显出很为难的样子,埋怨说:“爹爹真是老糊涂了,这样一条细细的绳子,就叫我顺着它爬上万丈高天。假若中途绳子断了,掉下来也是粉身碎骨。”父亲哄着而又严肃地说:“我已经出口答应人家,后悔也来不及了,还是麻烦儿子去走一趟。
不要怕苦,万一能偷得来桃子,一定能得到百金的赏赐,那时我一定给你娶个漂亮的媳妇。”儿子无奈,用手拉住绳子,盘旋着向上攀去;脚随着手向上移动,活像蜘蛛走丝网那样,渐渐没入云端,看不见了。过了一会,从天上掉下一个桃子,像碗口那么大。
耍戏法的很高兴,用双手捧着桃子,献到堂上。堂上的官员看了老半天,也说不清是真是假。这时,绳子忽然从天上落下来,耍戏法的惊惶失色地喊道:“糟了!天上有人把绳子砍断了,我儿子可怎么下来啊?”又过了一会儿,又掉下个东西来,一看,原来是他儿子的头。
他捧着儿子的头哭着说:“这一定是偷桃时,被那看守人发现了,我的儿子算完了。”正哭得伤心时,从天上又掉下一只脚来;不一会,肢体、躯干都纷纷落下来。
耍戏法的人很是伤心,一件一件地都捡起来装进箱子,然后加上盖说:“老汉只有这么个儿子,每天跟我走南闯北。如今遵照官长的严命,没有料到遭到这样的惨祸,只好把他背回去安葬。”
于是,他走到堂上,跪下哀求说:“为了去偷桃子,我儿子被杀害了!大人们可怜小人,请赏给几个钱,也好收拾儿子尸骨。日后,我死了也当报答各位官长的恩情。”
堂上的官员很惊骇,各自拿出许多银钱赏他。他接过钱缠到腰上,从堂上走下来,用手拍打着箱子,招呼说:“八八儿啊,不赶快出来谢谢各位大人的赏钱,还等到什么时候!”忽然,一个披头散发的小孩用头顶开箱盖,从箱子里走出来,朝堂上叩头。一看,原来就是他的儿子。
因为这个戏法耍得太神奇了,直到如今我还记得很深刻。后来听人说,白莲教能表演这个法术。我想,这可能就是他们的后人吧?
扩展资料:
故事讲的是小蒲儿时一次在京城度过的春节,看到了一次记忆犹新的幻术过程。那是一对父子,在当官面前表演上天到王母娘娘的花园中摘桃,儿子最终摘下了桃子但也被天庭发现并处死。
官员们看到了也觉得很同情这个幻术师,都纷纷捐钱给他厚葬他儿子,在那个幻术师收到钱了之后让自己儿子完好无缺地从箩筐里爬出来,向各位当官道谢。
这一次看戏经历让小蒲在长大后变成老蒲依然刻骨铭心,这说明了这出戏深深地触动了小蒲内心的情结,但似乎老蒲用“白莲教”的影响来合理化自己的记忆感受。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孩子希望通过满足父母的期待和要求来获得父母的爱,这些期待和要求其实更多是来自于父母自己内心的焦虑。孩子认为只有满足了父母的那些期待和要求,才能缓解父母的焦虑,让父母不会伤害自己,而能够好好地爱自己。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内化了这些形成超我一部分并还有可能进入潜意识中,孩子就会慢慢无意识地表现出不断追求完美,不断以更高要求来要求自己,而忽略了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达到。
在《偷桃》里,幻术师的“颠倒生物”特长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代表着超我里要达成最高要求的期待;而官员的“摘桃”想法代表着超我里严厉苛刻的一部分,要确保完成期待和要求,如果完不成就会受到惩罚。
所以孩子只能选择服从,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粉身碎骨都不辞,文中的幻术师的孩子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到天上的王母花园里摘桃下来,最后还是“死于非命”。
但是这样做能却得到来自超我的肯定和爱,就像文中这样结局换回官员的一些怜悯和奖赏,最终回到象征“摇篮”的箩筐里得到自己期待的爱而获得自我重生。
为什么当年那个小孩因为父亲夸下的海口和官员的要求,冒着生命危险去偷至宝桃子,却只换回官员的一些赏赐,让老蒲到老了还记忆犹新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我只有完美才是值得被爱”的心结,哪怕是从小蒲长成为老蒲,依然有着这样心结。
当年小蒲还是很牛的,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是老蒲再怎么努力去,很遗憾屡次都名落孙山,到了71岁时才成岁贡生。
小蒲看了那个幻术之后,内心情结是被触动了,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家境是越来越不好了,可以猜想小蒲的父母对他有着很高期待,很可能是希望小蒲能在科举成功来帮助家里脱离困境。
小蒲也因为觉得要满足父母的期待才能得到父母的最大的爱,所以促使小蒲变成老蒲了还在不断地考科举。这样的幻术何尝不是蒲松龄潜意识的隐喻呢?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总是不断地想自己要做得更好,总觉得自己挣的钱还不够多,总觉得自己能力还不够好等,这样追求完美一方面能让我们更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但另一方面却会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因为“更好”、“不够好”都是没有止境的标准,永远不可能达成的。
同样在关系当中,有人在面对对方的要求总是尽全力去满足,如果自己做不到了还会对自己有很多自责。所以不是我们不好,而是我们潜意识中期待这样努力来换取父母更好地爱自己,我们也是在用自己努力来证明自己是足够好值得被父母好好地爱的。
其实每个父母都是他们自己的局限,并不是他们不爱孩子,也不是孩子不够优秀,而是他们确实没有学过如何更好去爱自己的孩子。现在的我们需要学会在期待父母好好爱自己之外,自己也需要学会好好爱护自己、照顾自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