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个地区在近期都发生了本土疫情,经过对病毒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导致三亚此次疫情的病毒正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这也是我国首次检测出这种病毒。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至少已经发现了14种奥密克戎变异株,这些变异株甚至已经成为了目前全球广泛流行的一种毒株。说其带来的危害,可是非常多的。
奥密克戎变异株不仅有着很强的传染性,而且传播的速度也会更快,一旦发现很容易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相对于之前的德尔塔变异株来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大概是德尔塔变异株的两倍左右,可想而知,它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对防疫方面自然是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另外,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感染后的症状也不典型,所以在传播过程中会更加隐匿一些。从目前临床的表现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患者,看起来和感染其他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非常相似,所以在鉴别方面的难度相对来说会更大一些。因此就导致病毒在传播的时候变得更加隐匿,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面积传播。一般来说感染者在感染这些病毒之后主要的症状就是咳嗽、发热或者是喉咙痛等,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乏力或者是流鼻涕的症状。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出现重症的概率并不算特别大,但是像一些有基础病的人群,很可能就会发展成重症,甚至还会危及生命。所以在疫情当下,每个人都不能放松警惕,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佩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勤洗手,多通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
奥密克戎毒株是一个很难被量化的变异毒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奥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需要参考官方意见,而不是想当然以为奥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有多大。
奥密克戎毒株出现以来,欧洲多地已经出现了奥密克戎毒株的确诊情况。在奥密克戎毒株出现短短5天之后,美国的12个州已经出现了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人。虽然欧洲的疾控中心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对人体的伤害会进一步减小,因为很多病人只不过是轻症的症状,但我们依然需要提高警惕意识,同时也需要防范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
一、奥密克戎毒株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奥密克戎毒株最先在南非被发现,在此之后,专家表示奥密克戎毒株的变异情况比德尔塔还要多,传染能力也比德尔塔强,有专家也表示奥密克戎毒株的二次感染风险可能比德尔塔高2~3倍。对那些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来说,患者本身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症患者,但但患者本身就有更强的传染性。
二、奥密克戎毒株的危害主要是在于传染方面。
我们要知道全球各地已经经历了两年左右的疫情防控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地方的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奥密克戎毒株虽然并不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但因为奥密克戎毒株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奥密克戎毒株会严重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社会生活。
三、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存在进一步的突变情况。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奥密克戎毒株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播到了全球各地。即便很多地方已经执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奥密克戎毒株已经在多个国家出现了确诊病人。如果我们想要保证正常生活的话,我们一定要有效阻止奥密克戎毒株!
毒株有以下类型:
截至目前,共有5种新冠变异株被WHO列为关切变异株,分别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
新冠病毒是指新型冠状病毒,从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全球已有约4000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但并非每个毒株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风险,与其他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也会发生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使得病毒传染性和毒性增强。
1、阿尔法(Alph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0年9月的英国,其特点是感染时间比前代更加持久,传散度更广,为2021年上半年主流变异毒株。
2、贝塔(Bet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0年12月的南非,该毒株杀伤力强,传播速度快,具有降低抗体中和能力,使得疫苗的保护力大大减弱。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损伤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3、伽玛(Gamm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1月的巴西,该毒株传播速度快,杀伤能力强,药物抗性高,感染该毒株后,患者二次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4、德尔塔(Delt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3月的英国,该毒株传播力强、感染潜伏期短、致病性强、发病进程快。其主要变异点被认为可以逃避人体免疫攻击,同时也会让疫苗保护力下降,病毒传播能力增加,其感染传播力比原病株高100%-220%,并对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产生抗性,该特性使得德尔塔变异株在2021年7月后成为第一强势病毒株。
5、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11月的博茨瓦纳,截至2022年1月份,奥密克戎的全球占比已经超过了全球的70%,传染能力可以是德尔塔变体无法企及的新高度,已取代德尔塔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感染人类支气管的速度达到了德尔塔的70倍,逃逸能力也远超贝塔。
与其他毒株相比,目前广为流行的奥密克戎株传染性更强,潜伏期更短,传代时间短,防控难度更大。因此更要尽早发现,避免疫情隐匿性传播。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如下:
一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传染性强。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变异程度最深、突变最多的新冠病毒变异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关切变异株,从今年1月至今,奥密克戎主导了全球新冠疫情。当前,我国多地流行的毒株均为此变异株。
该变异株传播能力较之前的毒株有显著增加。现有证据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是目前传播力最强的流行株之一,易造成较大范围传播。
二是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发现,大多数感染者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一旦在检测中发现核酸阳性时Ct值较低,病毒载量高,容易大量增殖和排毒,传染性更强,病毒已造成周围人群感染。
三是潜伏期和代间距短。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平均仅为2天时间,最短仅需24小时左右,为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难度;同时由于潜伏期较短,大多数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多无症状或发热、咳嗽等症状轻微,少部分感染者被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时,已在家庭、社区等人群中造成隐匿性传播。
四是传播方式仍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和物表接触传播,病毒载毒量高、复制快,使疫情容易迅速发展,最重要的防控手段还是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这些措施包括规范戴口罩、手卫生等防护、保持社交距离、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等。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引发我国北京和西安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BA.5,是这样说的:BA.5毒株不仅是已知传播力最强的毒株,同时,最新研究发现其具有比前代毒株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重复感染能力。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过去一段时间,确诊病例数猛增,主要就是因为奥密克戎BA.5的肆意传播,目前,奥密克戎BA.5已经取代BA.2,成为这些国家,乃至全球的主要流行毒株。
我们通常以RO值(病毒传播指数)来衡量病毒的传播性,或者传播能力,RO值为2,即一个病毒感染者可能传播两个健康者,流感病毒的RO值为1.3。
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RO值为2.5-3,奥密克戎BA.2的RO值为9.5,奥密克戎BA.5的RO值,则超过了18。据南非专家的研究,奥密克戎BA.5的RO值,或可达到18.6。春夏之际的上海疫情是由奥密克戎BA.2引发的。
根据英国的研究数据,接种辉瑞新冠疫苗三剂28天后,相比BA.1和BA.2,血清对BA.5的中和作用都下降了3.2倍,之外,在重复感染数据方面,BA.5也相对高于BA.2,无怪乎有专家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糟糕变异株”。
如果说新冠病毒是那只狡猾的狐狸,那么,中国人民就是它所面对的好猎手,事实上,我们过去的不断抗疫斗争胜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只要我们防疫不松懈,加强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做好新冠疫苗的普及接种等各项工作,我们也必将在今后的抗疫斗争中,战胜BA.5在内的所有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