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残忍!3岁幼童被牵绳大狗咬伤,想要避免类似的意外事故,首先,对于这种大型犬,应该尽量避免和人接近。其次,作为狗主人,必须要具备牵制好这种大型犬的能力才行。另外,我觉得应该限制这种大型犬的出行次数。
前段时间,一个三岁的孩子被牵绳的大狗咬伤,狗狗主人表示,自己当时牵了绳子,但是实在控制不住它。对于类似的意外事故,我觉得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个办法及时避免。
首先,对于这种大型犬,应该尽量避免和人接近。平时出门在外,如果看到这种大型犬,应该尽量躲避,避免和它靠近。特别是家中有孩子的,千万不要让孩子靠近这种大型犬,因为孩子的体型非常小,很容易被狗狗扑倒。如果遇到一些脾气比较暴躁的大型犬,发起疯来往往后果不堪设想,特别危险。
其次,作为狗主人,必须要具备牵制好这种大型犬的能力才行。作为狗狗的主人,应该具备牵好狗狗的能力,控制好自己的狗狗也是职责所在。如果说狗狗主人没有这样的能力,那么就不要养这样的狗,养一些自己能够HOLD住的,否则这就是害人害己。我希望相关法律法规也能够对此有所规定,对于大型犬的饲养门槛,应该有所限制。
另外,我觉得应该限制这种大型犬的出行次数。对于这种大型犬,不能够让它们肆无忌惮地在马路上闲逛,特别是在老人孩子特别多的情况下,或者是人流量很大的情况下。希望小区能够限制一下它们的出行次数,比如一天只能出来一次。总之,可以通过减少出行次数来减少类似意外事故的发生。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相关看法和建议。
孩子总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平时对待狗类也能有应有的尊重与谨慎,孩子会更容易做好。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当他们与狗类接触时,家长时刻的监视与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1、不要直盯着狗的眼睛
不要随便逗狗;不要接近用链条锁着的狗,也不要去摸皮带松开的狗。
2、不要接近陌生的狗
即使它看起来非常友好;狗吃食或睡觉时也不要打扰。
3、 被狗追逐的时候不要慌忙地跑
站着别动,否则会让狗更想要攻击目标。
4、不要对着一只狗大吼尖叫或者想要吓唬它
哪怕是家里温和的宠物狗。
5、不要拉它的尾巴,不要扯它的毛,不要想要骑在狗身上
这些举动很容易引起它们发怒。当它们在吃东西,睡觉,哺育幼儿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它们。拍抚小狗前请先经过主人同意。
如果家里养狗,怎么确保安全?
1、尽可能让孩子与狗保持距离
尤其是大人常将幼儿放置在学步车内就去做自己的事,殊不知孩子的手随时都有可去抓狗耳朵或尾巴,非常危险,万一碰到狗翻脸动口,后果不堪设想。
2、时刻注意狗身体的清洁
包括狗体毛的梳洗、爪子的整修、预防针的注射,甚至于狗睡卧的小窝也必须勤加清理,以免感染细菌或寄生虫,殃及孩子。
3、不要在狗的面前喂食孩子
特别是味道浓郁的饮食。狗的嗅觉灵敏,若是父母只喂食孩子,让狗在一旁流口水,难保不会引起宠物抢食,让孩子有被袭击的危险。
4、狗的排泄物应及时处理干净
避免留在地面,既不卫生,还容易造成幼儿滑倒受伤。
5、勿使狗在婴孩面前表演刺激的游戏动作
6、无论狗的年龄,体型大小,都要训练他们遵守命令
几周的训练能够让他们表现得更好并且更容易控制。
7、训练他们遵守家里所有人的命令
并且能够对简单指令比如“做”,“停止”,“过来”快速准确地做出回应。
8、如果家里来了新的`小孩子
拿一些孩子用过的物品给狗熟悉他的气味。
9、给狗一些关心和照顾
10、想要表达友好应该是轻轻拍小狗的后背,而不是头与前额。
还有一些事项也要时刻注意
1、带狗去兽医那里做个全面检查。
永远记住健康的宠物才是安全的宠物。驱虫,打防疫针必不可少,要是做个美容那就更好啦!
2、不要自以为家里的狗很乖,可以跳过一些安全措施。
即使你的宠物品种有着“乖巧伶俐”的美誉,也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安全防范。
3、如果家里有很多客人来访,不要让它围绕在客人周围。
人多、陌生人都会让它兴奋,加之来家做客的人肯定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这会让它围着孩子乱蹦乱跳乱叫。所以最好的办法父母把注意力同时放在孩子和宠物身上,防止意外发生。
4、别让狗和孩子一起睡在无人照看的房间里。
5、当你抱着孩子在沙发上时,别让宠物上沙发,这会让孩子与宠物的关系中,狗占上风,也可能是一种对侵略行为的鼓励。
6、别误以为一个口套就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
虽然狗狗被套住嘴是不能咬人了,但如果孩子和狗狗不能融洽相处,它还能用它的爪子抓伤孩子。
7、要让小孩子知道:和狗接近有时是有会有危险的。
坚持制止以下行为:用手去戳动物的眼睛、耳朵,或者把手放进宠物的嘴巴里,拖着宠物的尾巴或者乱扯它的毛。
8、带着孩子到家有狗的朋友家串门。
让孩子学习如何与宠物打交道,获取照料狗的第一手资料。
9、诉孩子承诺的严肃性,保证不让他在接触宠物几周后就失去兴趣;告诉孩子宠物会因为他的忽视而受到心灵伤害。
年轻人独自居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不良的习惯。不要将狗狗随意的放出,有可能会出现咬伤他人的现象。黄狗在街头出现了咬人,伤者却要为此自出费用。警方拼命的抓狗,无非就是希望对被养伤的人进行交代。不知道是否是流浪狗还是宠物狗,只能够选择自己掏钱去进行医治。狗在咬居民的时候,踢了好几脚才将狗狗给驱赶开来。看到此类的事情属实,让人觉得十分后怕。
医院当中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伤者都有,老人和小孩是非常多的。因为老人和孩子反击的能力比较差,根本没有办法迅速的躲开,所以才会出现受伤比较严重的情况。警方正在拼命的抓住那条疯狗,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受到伤害。肯定会将此事调查清楚,找到狗的主人。必须要对那些受伤的人负责,要不然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想要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那就要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将狗及时的拴起来。有些狗狗其实是非常调皮的,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会选择偷偷的溜出门。假如好几天都吃不到饭的话,狗会出现异常发疯的现象。主人只有及时的做好防护,才不会让狗出去咬伤别人。外出时一定要有一个牢固的狗绳,避免激发狗的情绪。只有在拼命挣脱的时候有绳子才能进行及时制止,不会出现危害别人的现象。
总的来说宠物在饲养的过程当中其实十分麻烦的,不仅要给狗打疫苗,而且还要做好日常的护理。狗的身上细菌非常多,一旦咬伤了别人之后,不一定会起到怎样的影响。作为主人给狗打完疫苗之后,最好要给狗的嘴巴上装上一个防护栏。让狗在外出的时候咬不了人,那才是最好的方式。
作者:训犬师Lan,美国专业训犬师。专长:犬类和训犬的专业知识。
===============
为了减少被狗咬伤事件的发生,成年人和小朋友都应该接受预防被咬伤的教育,而狗主人应该负起养狗的责任。
一、理解狗狗的身体语言是帮助预防被咬伤的关键。了解狗狗给出的一些特殊信号,比如焦虑、恐惧、威胁或侵略性等。
1、有进攻侵略性的狗狗可能会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大些。它的耳朵会保持直立向前的状态,它后脊和尾巴的毛可能会立起,尾巴的位置可能会竖直向上,甚至会缓慢的摇动。狗狗的腿部可能会绷着,看上去有些僵硬,并直接看向或者移动向它认为的威胁。它可能会露出牙齿,咆哮或者低吠。如果靠近有上述身体行为的狗狗非常可能出现被咬伤的危险。
2、焦虑害怕的狗狗可能会让自己看起来更小。它可能会蜷伏在地上,低下头,并反复地舔舐自己的嘴唇,夹着尾巴,耳朵向后背而且放平,打哈欠。狗狗会尽量避免和有威胁的物品或人眼神接触。它可能会保持安静,或者躺着露出肚子。它还有会试图转身离开,或者慢慢离开它认为是威胁的物体或人,如果它没有选择“撤退”,它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防御性地咆哮,低吠或者咬人。
3、很多狗狗的身体语言可能是上述两种情况的混合体,这表明在这些狗狗的心理也是矛盾的状态。记住要避免去接近任何表现出恐惧、攻击或焦虑迹象的狗狗。再啰嗦一句,大家容易误解的身体语言,摇尾巴和蹲伏身体并不意味着友善。
二、儿童安全的温馨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只狗狗都有可能对人发起攻击咬人。从小型犬到大型犬,即使是最友善、可爱和随和的狗狗,如果被激怒也可能会咬人。绝大多数被狗咬伤的情况都发生在狗狗已经认识的人身上,它们的主人、邻居或者朋友。通过教身边的人了解狗狗,一起讨论和狗狗相处的正确方式,有助于保护您的孩子免受狗狗的咬伤。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1、小朋友不应该接触处于以下状态的狗狗,包括正在和其它同类玩耍、睡觉、吃东西、啃玩具或骨头和正在照顾幼犬的狗狗。在动物受到惊吓、感到害怕或者在照顾幼崽时,更容易出现伤人的行为。
2、小朋友不应该接近正在吠叫、咆哮或者表现出害怕的狗狗。
3、小朋友在没有得到主人许可的情况下,不可以和不熟悉的狗狗互动。如果主人说没事,小朋友应该让狗狗闻一闻他的握紧的手。然后在慢慢地把手移到狗狗的肩膀或者胸部进行抚摸,小心避免直接去摸狗的头顶部。
4、小朋友不应该试图去摸关在栅栏里或车里的狗狗,他们经常会出现保护领地的行为。
5、如果小朋友发现没有栓狗绳的狗狗,不应该主动去靠近它,立即告诉身边的成年人获得帮助。
6、如果没有栓狗绳的狗狗主动接近小朋友,不要跑,不要叫。而要避免眼睛对视,低头看脚,抱住双手,保持不动,“伪装成树”(通过关注“训犬师Lan”找到前两期内容),大部分狗狗会失去兴趣直接离开或者闻一闻后离开。
7、小朋友不应该追赶狗狗。如果狗狗开始攻击小朋友,他们可以把身边的其它东西“塞给”狗狗,比如外套、包或者自行车——任何手边可以放到狗和小朋友之间的东西。
三、作为主人虽然您不能保证您的狗狗从来不咬人,但是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狗狗咬人的风险:
1、从一个正规的有良好管理的动物收容站,选择收养的狗狗,他们可以提供您需要的有关狗狗的背景信息,除此之外还有性格特点,可能有的行为问题等等。
2、尽可能早地给狗狗做绝育手术。健康状态下的幼犬八周就可以选择做绝育手术。绝育后的狗狗会一定程度降低咬人的风险。
3、给狗狗进行全面的社会化!经过良好社会化的狗狗是值得信任的同伴。和有社会化问题的狗狗在一起生活不管是人还是其它的动物都是一种风险,它们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惊吓”——这意味着由于受到惊吓而出现咬人的行为。社会化相反的一面是孤立。让幼犬们见面,在一起玩耍,学习正确地使用自己的牙齿,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动物、环境和事物非常重要。良好的社会化过程可以帮助幼犬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感到舒适,表现出友好,而不是紧张和潜在的侵略性。有效的社会化主要原则是让狗狗以放松舒适为前提,以自己的速度进行,当他感觉到恐惧不舒服时,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可以是美味的食物也可以是它喜欢的玩具)。
4、带幼犬参加以正向积极的方式为基础的训犬课程——越早越好。我建议在狗狗第一次接种疫苗后的八周内,就可以开始和狗狗参加训犬课程。早期培训可以有效地打开主人和狗狗之间沟通的窗口,这将有助于您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一如既往地让狗狗养成并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5、让您的狗狗成为家庭的一部分。不要把狗狗孤独地放在后院,长期处于不受管控的状态,即使是在有围栏的后院里。如果长期关在后院没有和人有接触,狗狗会变得沮丧,很可能在后期的生活中出现防御性的攻击行为。良好的社会化和管控过程可以把狗咬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6、不要等到严重的事件发生才后悔。如果您的狗狗首次对任何人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即使没有受伤,也请向专业的动物行为学家或者训犬师寻求帮助。
7、狗狗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出现的问题,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引起狗狗出现侵略性,包括疼痛、受伤或疾病,陌生人或奇怪的同类接近,穿着制服或奇装异服(尤其是帽子)的人接近,突然的身体接触,陌生的环境,人群和噪杂的噪音,像雷声、风声、修建房屋、烟花和启动电器的声音。如果可能的话,不要让狗狗接触到会触发它们出现侵略性的导火索。如果它在人群中会紧张或恐慌,就把它尽量留在家中。如果它对访客或送快递的人有过度反应,当他们到来时,把它留在另外一个房间里。与专业人员合作,帮助您的狗狗去适应这些对它来说会产生过度反应的环境。
8、监管好家中的孩子和狗狗。不要让一个10岁以下的小孩单独和狗狗在一起。教导小朋友温柔地对待狗狗,学习尊重它,当狗狗需要休息和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它。
9、履行基本的动物保健责任,定期带狗狗去看兽医,进行身体检查,按时接种疫苗,包括狂犬疫苗。出门给狗狗用牵引绳。
了解更多犬种信息,犬类行为学知识,学习训犬技巧,请关注公众号“训犬师Lan”。
原创文章,若无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