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口持续下跌可以反映出以下问题:
1. 政策因素: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政府推出了多项限制性政策以控制人口增长。这些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制落户等,可能导致人口下降。
2. 经济因素: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放缓,许多人可能因为工作机会少、薪资低、生活质量差等原因而选择离开这一地区。
3. 教育因素:京津冀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集中,但也有些问题,如学校招生难度大、学费高、课外培训压力等,可能导致一些家庭选择离开这一地区。
4. 人口老龄化:随着京津冀地区人口的老龄化加剧,很多老年人选择搬到南方地区或海外,导致人口下降。
综上所述,京津冀人口持续下跌并不一定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但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人口大量流失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您走在北京的街头,可以听到南腔北调,可以吃到东辣西酸,可是想遇到一个真正的北京人可真难!
北京的高档小区,没什么北京人;工作单位,没什么北京人;各大景点,没什么北京人;各大餐厅,没什么北京人;四九城里,没什么北京人。这时我们不禁会问:“北京人到底都去哪了?”据调查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这个人口数字包括:常住北京人口,常住北京外来人口!常住人口三位的区域: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占全市人口的46%
常住外来人口前三位的区域:朝阳、海淀、昌平区,占全市人口的52.6%
朝阳区和海淀区是常住人口最多,且外来常住人口最多的区域,北京本地常住居民3人就有一人住在六环以外。四环至六环间:65%的外来人口分布在此,总人口超北京总人口一半。
原来!北京人都跑六环外了!事实上,北京市的中心城区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向郊区迁移。也难怪,如今咱这北京城内,“老北京人少了,新北京人多了”“胡同少了,高楼大厦多了”“听戏的少了,看电影的多了”“提笼架鸟的少了,出门遛狗的多了”“讲规矩少了,不讲规矩的多了”我们怀念北京人是怀念老北京人的那股子劲儿,怀念他们的气节和品质!
那么,老北京人到底是怎样的?北京人讲规矩,吃饭怎么坐,茶壶怎么放,筷子怎么摆,怎么作揖、手该放哪。那是有一定定数的,绝不会老人没上桌自己先坐下,更不会见着爱吃的往自己碗里扒拉,输人不输姿势。
北京人幽默。王朔、梁天、葛优、姜文都是这一类人物,贫的有水平、有内涵、有深度,让你乐,但不会挠你痒痒。联想丰富,可以从臭豆腐引申到宇航员上厕所用不用纸,可以从花生米聊到秦砖汉瓦。有些人看不惯这一点,但我们听着舒服。
北京人有点“贫”北京人得益于北京独有的文化底蕴,生活环境,打小儿就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有人说北京人有点贫,您可千万别小看这个贫,贫也得贫到点子上,不能云山雾罩的瞎贫,一个会贫的北京人一定是见多识广,包揽多读,脑瓜儿还得机灵,夸人的时候要绝对让对方心里乐得找不着北,骂人的时候一个脏字儿没有,甚至还能文绉绉的之乎者也一番,可绝对给你数落的哑口无言。这才是北京人那种真正的贫,不是出洋相,不是接下茬,更不是娱乐至死的无厘头。
北京人有点“不求上进”北京人不会为了功名利禄迎合钻营。你有钱,我佩服你,但是我不会巴结你。你没钱,我不会瞧不起你。其实北京人上班工作,各个儿都挺努力的,那工作态度绝对一百一又一百一,但是为了当个小头头儿,让北京人低三下四的去溜须拍马?为了多挣点儿钱,满世界作揖打拱陪笑脸?姥姥也不成啊!哥们儿我凭本事挣钱,靠能耐吃饭,就这一点,无论走到那儿咱都是爷!
北京人有点“馋”说到吃,咱北京人能跟您侃上一天一宿。民以食为天,因为姆们懂得吃,爱吃,会吃,讲究吃。北京人的“馋”可不是局限于坐享其成,而是亲自下厨。不用什么海参鲍鱼,就一个心里美的萝卜,照样给您做三四个菜来,而且样样儿地道,样样讲究。
对于老北京人来说一个“您”字,是习惯一个“爷”字,是文化一声“师傅”,是亲切叫你哥们儿、姐们儿,是瓷器上来喊你“孙贼”也许是铁磁
北京人好客,不排外只排毒,不管北京城发展成什么样,老北京人还剩多少,但是北京人的志气和那股劲儿必须一直都在,老祖宗留下的那点玩意儿是全世界独一份儿,到哪都要昂着头走。老北京人,真正的北京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