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永康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己的空间,极少和同学进行接触、交流,一味学习考试,可以说与社会脱轨了。“填鸭式”教育根本就不适用于社会,一个家庭的教育与整个社会的教育息息相关,现在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漏洞。
一个人的成长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活动,良好的教育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神童”并不是也不应该刻意去塑造,而中国的“神童教育”往往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智力发展的规律。
2、魏永康为何只活了38岁怎么走的?年仅38岁的“东方神童”魏永康突然因病去世的消息刷屏网络,由于熬夜工作写代码,突发脑出血,不幸离世。魏永康的去世原因,在如今正值事业黄金期的80后、90后中很常见。为了工作、为了养家,很多人不得不长期熬夜工作,久而久之忽视了身体健康,这时疾病就悄悄到来。
脑出血基本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征兆,如果没有做专门的检查,很难在发病之前查到。
3、2008年10月1日,魏永康与付碧结婚后到了南京工作,转行做软件开发的工作。据魏永康讲,到上海后,他租住的地方与付碧姐姐租住的地方很近。在这里,他认识了暑假去上海玩的付碧。两年后,付碧大学毕业到深圳工作。
对付碧一往情深的魏永康辞掉了在上海的工作,一路追到深圳,并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付碧的芳心。他们终于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并畅游了黄山。
4、2021年“东方神童”魏永康的妻子付碧在天涯论坛发布讣告,称魏永康突发疾病逝世,感谢曾经得到过的帮助。魏永康的“干妈”张锦平,是她帮助魏永康从“神”回归到“人”。对魏永康的离世,张锦平感到非常痛心,她说:“真的很痛心很痛心,永康平时的身体很好,从来都不生病的。”
让张锦平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从“神”回归到“人”的这几年,魏永康的生活平静而幸福。
方仲永的故事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而现实中,其实同样也有不少和仲永走向了同样歧途的“神童”。
灌输出“神童”
魏永康,毫无疑问是当代社会最典型的“伤仲永”式人物,人们最早认识这名传说中的神童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他以13岁的年龄考上了大学,社会各界对他的期望都很高。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过了7年,在读研究生的魏永康就遭到了学校的退学处分,人们议论纷纷,一时间魏永康这个人物也有了成为“伤仲永”现代翻版的趋势。
魏永康于1983年出身在湖南省华容县,他的家庭有一些与众不同,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所以家计几乎都落在了他母亲这个百货公司普通工人的身上。
与此相对的,母亲曾学梅对他的期望自然是十分的高,她渴望魏永康能够出人头地,让一家人能够摆脱穷苦而又艰难的生活,所以她对魏永康的教育也是格外地严苛。
魏永康出生不到三个月,曾学梅就对他进行了填鸭式的教育,她不厌其烦地给儿子启蒙,教识字、念唐诗,就为了魏永康能够比同龄人更聪明一点。
母亲的积极教育也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效果,魏永康到了2岁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1000多个汉字了,而同龄的两岁孩童甚至还有不少还不会走路识字,与魏永康一对比顿时高下立判。
值得一提的是,曾学梅到此却还是没有得到满足,她依然继续给魏永康灌输下一阶段的知识,从小学到初中,她一路教学下去,等到魏永康4岁的时候,魏永康竟然也真的同步学完了初中的课程,一下子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当然,这时候魏永康的名气还仅限于街坊邻居以及一些亲朋好友,还仍然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神童”大学生。
神话的终结
学习能力极强的魏永康在学业上自然是一路高歌猛进,有了母亲的提前教育,小学阶段的学习他几乎一路略过,在连续跳级之下,13岁的他就考进了湘潭大学物理系,而17岁时,继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还是硕博连读。
毫无疑问,此时的魏永康在广大群众的眼中是如假包换的天之骄子,中国的又一名博士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进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魏永康一开始基本上没有什么消息,可是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了,等到2003年8月份,有关于他的一则新闻却迅速登上了各大报纸电视,原来,20岁的魏永康被高能物理研究所给劝退了。
这样的消息一下子就在曾经看好魏永康的人群之间炸开了锅,人们纷纷质疑这名曾经的天才少年到底是怎么了。
而高能物理研究所给出的劝退理由也同样魔幻,没想到魏永康在生活上几乎是一团糟,动手能力极差,研究所因此断言魏永康完全不能适应科研工作,让他提前回家另谋出路。
这时的魏永康可是20岁的成年人了,这样的理由无疑十分可笑,没想到这样一名神童的才华仅止于书本,浮于表面,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何谈在科研上作出令人信服的成果呢。
入秋时节,他却还依然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衣,拖拉着一双拖鞋,不修边幅地走在了回家路上,还揣着他那忘记上交的各类材料以及报告,天寒地冻秋风萧瑟,他与这个世界是如此格格不入,甚至于仿佛被排挤出了这个社会。
魏永康离硕士毕业证书只有一步之遥,却在毕业前一年被迫返乡,他们“神话”就此终结在了返乡路上,同时回家的,还有他的母亲曾学梅。
感受人间烟火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说魏永康为什么会一夜之间从天才沦落为废才,这与母亲曾学梅的教育同样也不无关系。
曾学梅从小就教导魏永康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和学业无关,她就一律包办,甚至于在魏永康读大学时,为了照顾魏永康的生活起居,她还特意陪他一起上学,在外租房子住,这才使得魏永康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在生活上一窍不通的魏永康的情商同样也不高,他十分木讷,不光是由于曾学梅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远离异性,哪怕是同性之间的正常同学交流,魏永康也从来不当回事,在高能研究所的他如此格格不入,全然不像是一名能够担负起科研重担的人物,这才有了最终退学的结局。
回家以后,母子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错误,渴望获得重来的机会。
幸好魏永康终究还是个好学的人,即使被开除了,他也还是十分渴望学习,不断寻找机会,仍然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2005年,他受邀加入了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也是在这段时期,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付碧,并且离开了上海换了一份深圳的工作,或许是成为丈夫后的责任感,他也终于渐渐地成长起来,开始能够主动帮助付碧承担家务。
2008年,魏永康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又去了南京进行软件开发,这时的他已经全然不是曾经那个懵懂的少年,生活的柴米油盐终究还是改变了他,他懂得照顾自己、关心他人了,因此工作上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就。
尽管在这么多年时光的打磨下,他已经失去了“神童”的光环,不过却也终于成为了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小结:
到了今天,魏永康已经是37岁了,曾经母亲对他的超前教育所追赶的时光早已被消耗殆尽,他成为了千千万万家庭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丈夫,也是无数岗位中的一名普通工作者。
对于他那平凡的家庭,他却感到了幸福而又美满,他时不时还能和妻子一起去唱卡拉OK,和朋友一起出门远游,全然已经不是曾经那副邋遢的模样。
说到魏永康的故事,大部分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基本都是现代版“伤仲永”,毕竟在生活、感情上毫无自理能力的人,有着再高的学识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魏永康在生活上如此不堪,他的学习能力却是货真价实的,只要有朝一日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他那超人般的学习能力就能成为他事业上的最大助力,希望他能够越过越好。
魏永康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己的空间,极少和同学进行接触、交流,一味学习考试,可以说与社会脱轨了。“填鸭式”教育根本就不适用于社会,一个家庭的教育与整个社会的教育息息相关,现在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漏洞。
从幼儿园、小升初,中考,到现在最为重要的高考,处处以成绩衡量学生的优秀与否,分数决定命令,才会出现像魏永康这的“神童”。
一个人的成长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活动,良好的教育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神童”并不是也不应该刻意去塑造,而中国的“神童教育”往往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智力发展的规律。它贸然提前了学习时间,导致知识出现断层,同时也断送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家长或教育机构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功利心剥夺他们应有的童年。我们要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培养孩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在生理、智力和心理协调的发展。
在华容县城,魏永康是个名人,其名字简直无人不知。出租车司机会告诉你“可能有人不知道县委书记的名字,但魏永康在我们这里绝对是家喻户晓。”魏永康是何许人也?为何会引发人们的关注?
魏永康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他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996年,他以602分的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那一年他只有13岁。一个13岁的孩子,本应在上初中,而他却以如此高分考入大学,立刻就引起了轰动,在报纸上,他被称为“东方神童”。
神童是如何诞生的?这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根据报道:魏永康刚生下来两三个月时,母亲曾学梅就教儿子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儿子听。尽管魏永康还不会说话,但这种早期教育还是取得了不少效果。只有2岁的魏永康,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时,他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后来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几年之后,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时,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
看到这瞠目结舌的学习简历,不仅感叹,还真的有“神童”一说。按照正常的发展,这孩子中科院研究生毕业之后要么从事研究工作,要么进一步深造,不管是何种选择,前途都不可限量。
让人意外的是,魏永康并没有延续自己的辉煌,意外迎来人生的败局,读研期间,他被中科院劝退。原因居然是其无法适应学习生活,生活不能自理,因为母亲曾学梅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包揽了孩子所有的家务活,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在孩子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即便是魏永康考上读湘潭大学时,母亲曾学梅也是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曾雪梅阻止魏永康和外人交往接触,从来不许他出去玩。不断向孩子灌输“美女是蛇”的观念,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他,他妈妈都说他不在家,担心分散他的精力。这样的环境下,魏永康几乎没有朋友,也不爱说话,与人沟通交流能力极差,而读研之所以未能顺利毕业,也是因为与导师交流太少,毕业论文都无法完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母亲曾雪梅亲手培养了一个“神童”又亲手把宝贝儿子推下了神坛,魏永康似乎变成了应试教育失败的典型样本,众多媒体开始讨论起家庭“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这让曾雪梅很崩溃。
经过这次挫折之后,曾雪梅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经常教儿子做家务,也不再反对同学找他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魏永康渐渐“成熟”起来,从懂“事理”慢慢到懂“世理”,慢慢适应了社会这本大书。
现在的魏永康,从木讷的“神童”变成了一个平凡人,有空也会去唱唱歌什么的,也许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早已已经结婚生子,还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现在在南京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只要是一个生命,那么他就会有自己的母亲,世间万物皆是如此。是母亲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让我们在人世间的繁华中走一趟,也是她养育了我们,让我们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母亲就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从自己嘴里呼唤出来的最美丽的字眼就是母亲。
母亲应该怎么定义呢?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定义过,因为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有了母亲,母亲好像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但我们从始至终都要记住,母亲的一切美好都给予了孩子,她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做出一步走一步的决定,从来都是将孩子摆在第一位的。
古代有孟母三迁,她想要自己的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无可厚非,相信很多做母亲的都会这样。
现代有的母亲,她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有一番成就,但是却搞错了方法。就像现代版伤仲永魏永康的母亲一样,因为过度的拔苗助长,让自己后悔终生,孩子的前途也戛然而止。
天才神童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如果想要对父母孝顺,那么就要听从父母的安排,那么这样才能够叫做孝顺。
我们作为子女的,是要孝顺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但是我们也不能盲从。而作为家长的父母也不应该对子女的教育过于苛刻甚至急于求成。
魏永康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他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从小就将他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对他进行教育。
魏永康的母亲是一家百货公司的普通员工,而他的父亲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不过因为战争的缘故,他的父亲身上留下了后遗症,一直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魏永康,成为了母亲的救命稻草。母亲想要摆脱家中的贫苦日子,就要靠魏永康出人头地。
从小的时候,魏永康的母亲就开始培养他,母亲在他两岁的时候教他认字,让他背古诗,终于母亲的期望并没有白费,魏永康在一众同龄人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神童。
他在小学的时候就连跳好几级,在八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县属重点中学进行学习,并且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一众人中的佼佼者。
此后魏永康在13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大学进行学习,甚至还进入了中科院,不过遗憾的是,魏永康并没有在中科院的时候取得优异的成绩,甚至还被其劝退。
这样一个从小就优异的神童,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成为了如今的这般样貌?
生活小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因为有了母爱,让我们的人生成为一个光芒万丈的存在。
有人说有些母亲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有一定的偏执性,她们希望自己能够占据孩子的孩子,成为她们的全部,魏永康的母亲就是这样。
魏永康在此后的人生生涯中被中科院劝退,其中有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母亲。
魏永康的母亲从小就把他当作家中的希望培养,希望有一天他能出人头地,而魏永康的母亲只坚信,在这个时代,只有读书才是他们这种普通家庭唯一的出路,于是在魏永康很小的时候,魏永康的母亲就教会了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让他只知道埋头苦读,因此母亲终止了他所有的课外娱乐时间,不让他和其他小朋友接触,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学习。
母亲甚至为了魏永康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她让魏永康不要管其他的,洗衣做饭都是母亲安排,甚至还亲自给魏永康喂饭,帮他挤牙膏等等。
渐渐地,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魏永康彻底成为一个生活白痴,他的生活不能自理,在离开了母亲的照顾后,他一个人来到了大学,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所有的弊端都显现了出来。
甚至曾经有一次,在寒冷的大冬天里,魏永康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衬衫,当时所有的人看到这样的魏永康时,都像打量怪物一般,奇怪地看着魏永康。
不仅如此,魏永康因为不擅长人际关系的处理,和自己的导师都无法交流,在集体讨论课题的时候,魏永康就因为自身的缘故,很难融入其中。
中科院也看到了魏永康生活上的不足,他们曾劝退过魏永康,毕竟在生活上都不能独立的人,也学业上也不一定有什么成就。
家庭教育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天下间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她们都在用自己的全部身心疼爱着自己的孩子。魏母虽然曾经说过: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但是我们都知道,魏母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是疼爱她自己的儿子的。
从魏永康的亲身经历来看,他就是现代版的仲永,曾经少年时,是令人艳羡的神童,而长大之后,便成了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他们身上所经历的,是家庭教育的失责。
对于魏永康的母亲,我们相信她从始至终都是爱着自己的儿子,不过或许是给予的希望过高,也或许是过分的拔苗助长,使得魏永康的人生,成为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我们当代人,不得不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实一个人能够健康的成长在这个世界上,不仅需要身体健康,心里健康也是关键。当代的教育中,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不仅在于学习成绩,还要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够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性格对一个人的影响,性格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我们绝对不能忽视。
像魏永康的母亲,一心只知道培养儿子的学习成绩,却不知道让他和同龄人进行交流,不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明显是错误的,然而错误已经铸成,没有办法再去改变魏永康的一生。
小结: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也是我们的“恩师”,对于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作为子女的,一定不能够忽略,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标准。
而作为父母,将子女放在了第一位,也要合理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而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让孩子的一生都成为一个错误。那么当错误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想要挽回,也成为了于事无补的一件事情,那么将是一场悲哀。
当代的家庭教育,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只有他们能够在各个领域中有所学习,有所体会,能够真正地适应整个社会的环境,那么他才能够真正地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我们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也明白他们对我们的期望,但是同时,父母应该用理智的头脑思考自己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要因小失大,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