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强调的是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所发展出来的感受。
就像是照镜子,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在妈妈这面镜子中照见的是欢迎与照料,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他的感受是可以的,他是受欢迎的。并且,他没有在照镜子的时候,失去自己最核心的东西——他的感受。相反,假若孩子经常照见的是冷漠与攻击,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他的感受是不可以有的。并且,镜子中的冷漠与攻击会给带来冲击,长大后得学习如何化解这些冲击。我想到小时候我一哭,母亲就会严厉的训斥,随着年龄更不敢哭。
非常在意他人的想法,害怕因为自己的哭泣会失去朋友亲人。
长大后,我们会越来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也一直根植在大脑中,甚至我们都觉察不到。这些看法大多是自己依据别人的反应,或是并不客观的事实而形成的模式。我不敢在父母面前哭,好朋友面前哭,甚至在亲密关系里哭,我觉得自己一哭会给他人压力和负担。总觉得,如果表达情绪和需求,就是在给他们添麻烦。我会自责自己。
我觉察自己还是停留在小时候的关系里,其实生活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小时候不敢哭,长大后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为别人而活,而且活得很累。也许我内心极度的自卑,平常说话做事都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时候明明没做错什么事情,还是会觉得心里很不安。
习惯所有的委屈,都得独自消化。
消化的不仅是委屈,还有藏着委屈背后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就是小时候的感觉。被忽视后觉得自己不重要,我的存在也不重要。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也慢慢找到原因。也开始觉得哭泣是情绪的正常反应,现在和朋友交谈的时候触碰到我的心,泪水让它自然流淌,接纳和允许自己。
日本作家太宰治有句话,印象深刻:“我的一生充满羞耻。我甚至都猜不出正常人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羞耻,是渴望得到爱,但又害怕得不到爱。
只有一种可能会让我们去进行心理咨询,那就是当我们的心理状况发生异常的时候。
那么在此时心理咨询,我们肯定是希望有个温柔细致的心理咨询师来给我们开导一下情绪,让自己紧张不安的心得到一些小小的安抚。
但是如果在此时,你遇到的不是说话温柔,对你炒鸡有耐心的咨询师,反而是一个对你有点恶有点凶巴巴的那种咨询师,那你肯定打心眼里不乐意跟她分享你的情绪和你当前真实的情感状态。
要是在心理咨询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那么你首先就要考虑的是要不要换一个心理咨询师,比如说在讲话方面和待人的态度上更加温和耐心,对待别人多一些笑容。
这样可以让你知道,是不是心理咨询师给你的心理调理过程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因为如果你觉得太过严厉的咨询师会让你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那么换一个温柔的会不会对你的情感倾诉有一个正面的导向作用呢?
如果在换了心理咨询师之后,你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是放松的状态,并且能够在咨询师的语音开导下,对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自己觉得难以跨越的坎儿有了一种看开的感觉。
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以一种更为积极和勇敢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那么就证明目前你换的这个咨询师更为适合你,那你这个咨询师就换对了。
但是如果换了一个咨询师,你还是觉得没办法跟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没办法把她作为一个倾诉的对象,那可能你就要找找自身的原因了,看看是不是你不够信任别人,不够敞开自我的心扉。
这时候,你就要试着去把咨询师当做你依赖的对象,她可以接受你所有的不足,可以安慰你,做你的垃圾桶。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舒展,不再困在自己的死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