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新闻,有一位公立中学的老师,语文教研组组长,专栏作家,教学非常好,在网上开了公开课,堂堂爆满。
然后就被人举报了,「违规有偿授课」,学校和有关部门都希望她停课。
她觉得不能接受:「我没有做家教,课是公开的,也没有占用学校资源和影响工作。
目前没有一项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老师网上有偿授课,去网课平台开讲座和我给杂志写专栏拿稿费有什么区别?」最终,她选择了从学校辞职。
(扬子晚报)这样的现象很典型。
在很多人眼里,教师、医生收入高一些,就是有问题。
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职业的收入水平。
而因为教师、医生本身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职业,这里面的供求关系被掩盖了,好医生和好老师,整体上目前还没获得更高的定价。
想一想曾经被视为低端的技校毕业生才去做的工作,例如操作数控机床,某些电焊工等等,现在的收入其实都很高了。
就是因为需求大,人少,自然价格就上去了。
如果严格按照好医生和好教师的供求关系,他们的收入本应非常高,正是因为有社会公平、普遍服务等的考虑,才没有特别高,而不是因为他们本就应该如此,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历史的原因让人们形成了认知惯性,教师就不应该是收入很高的职业。
然而,为什么做生意就该比教学生收入高?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生同样也是生意,通过自己的技能创造价值,等价交换。
人们能够接受一个商人赚很多钱,却不能接受一名优秀的教师赚很多钱,这并不合理。
有人会说老师谋自己的私利,现实的说,哪个职业不是在谋自己的「私利」?何必慷人之慨。
明星一次演出能赚很多钱,今天的人们已经觉得是理所当然,一位老师一次讲课能赚很多钱,很多冷言冷语都会出来。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佼佼者和一般水平的人,收入都应该有差异,甚至应该是悬殊的。
这样会鼓励更多的人往这个职业发展,从事这个职业里的人也能够往更高的水平发展。
好的教师如果能够和商人一样赚钱,本身就会驱动更多的人成为好教师。
真正想要做好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事,有知识和会教不一样,教研本身就是重要且有难度的事。
开头新闻里那位语文老师的例子,她在网上讲课能够赚更多的钱,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听到优质的课程,而不再只是限制在某个公立中学课堂上的少部分学生,这就是非常大的好事,创造了正向价值。
她赚到钱,有更多资源,能够更好的改进教学,又可以正向循环。
别人看到这样赚钱,也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老师,这就是标杆。
而对于学生,听她的课交点钱和巨额的择校费(有钱也未必进的去)相比,是很少的。
这实际上也是某种程度的众筹。
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还常常租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光盘来看,的确很有帮助。
我自己也兼任大学里的校外导师,和一些大学老师很熟悉。
他们其实同样都有生活的压力,承担各种科研项目等等。
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温饱,更多的钱可以让他们的家人有更多的生活,甚至可以负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例如对于教学本身的研究。
然而人们常常忽略了,为什么不能让好的老师,直接通过更好的教学本身赚到钱。
今天的大学教育,在这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知识和教学,并不是完全等同。
同样的知识,都写在书本上,为什么还需要教师,而教师还能赚到钱?因为对于知识的吸收存在难度,而教师就是以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消除这种难度。
很多人都认为知识已经在那里了,边际成本很低,所以不值钱,却不知道,真正值钱的是让你吸收这些知识、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的过程。
这有点像农作物,为什么田间地头可能很便宜,到餐桌上就贵了。
让农作物能够顺畅的到你餐桌上,这事本身就有价值。
如果你自己直接跑去田间地头,买到的一定是最便宜的,然而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额外成本,例如跑过去的路费油费。
知识的获取也是如此,自己看书学习也是可以的,但是对自己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有更高要求,也可能要花费更多时间,好的老师帮你优化了这个过程,--顺便聊聊,关于知乎 Live,我曾从产品的角度为知乎团队提过很多建议。
我认为知乎 Live 不应该是「粉丝」变现的工具,而应该是教与学的平台。
某种程度上,应该是范围更大的在线教育。
各行各业都可以涌现出一些教师来,让人们更有效率的学习。
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教的过程很重要。
Live 的价值并不在于提供了多少新知识,而是优化了获取知识、习得技能的过程。
这意味着从产品角度,要不断支撑更有效率的教学和学习,让能够真正帮到人的、讲的好的好内容脱颖而出,为各行各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将各种类型的「课堂」内容搬到线上。
短期内的各种 Live 的确良莠不齐,需要长时间的沉淀,评价体系的完善,另外需要经受短时间的诱惑,控制噱头型内容。
大浪淘沙之后,最终会有越来越优质的内容产生,这些优质内容应该赚到钱,反过来投入更多资源、人力物力在改善内容上面。
让人们意识到做好教学是能赚到钱的,就像以前独立开发者开发 App、做游戏一样。
好的 Live,某种程度上也是承载优质内容的 App。
有了标杆,更多投入有更多回报,就能够越来越好。
长期来说,我看好 Live 的模式,当然产品本身是需要不断迭代和改进的。
也许多年后,回过头来看,中国社会学习氛围和学习水平、技能的提升,都和今天的各种努力相关。
--一些人说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了这些工作,就会影响本职工作等等。
我想问问,你们平时有没有一些娱乐活动,例如打牌、打麻将之类?如果有一位优秀教师,只是把你们用来打牌、打麻将的时间,用来在网上开了一堂公开课,这个真的必然会对本职工作有影响么?以前有个笑话:A:你抽烟吗? B:抽。
A:每天多少包? B:三包。
A:每包多少钱?B:10英镑。
A:你抽烟多久了? B:15年。
A:所以这些年来每年你抽烟就花了10800英镑。
B:正确。
A:1年10800英镑,不考虑通货的话,过去的15年里你抽烟总共花了162000英镑对吗? B:嗯。
A:你知道吗?如果你没有抽烟,把这些钱放在一个高利息的储蓄账户里,按复合利率来算。
你现在能买一辆法拉利了。
B:你抽烟吗? A:不。
B:那你的法拉利呢?这个例子用来反衬「精力有限论」不错。
(我们的朋友戴总表示:「我的法拉利就在楼下!」「」)--还有人说老师会故意在课堂上少讲来为自己拉生意。
在开头的新闻中,这位老师在网上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次动辄上百人,有必须拉自己班上的学生去听么?真正很好的老师,往往都很抢手。
那些想尽办法拉自己学生去补习的老师,往往并不是好老师。
最终的结果,是这位老师以前执教的学校里,学生原本可以很低成本的听到好的课程,现在听不到了。
真正应该制止的,是利益相关的补习。
一个老师教的好,收入高,会促进他们更好的教学,保持自己的声誉。
在未来,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为什么不能年入百万、千万?听起来这样的收入对老师很夸张,但是演艺明星的高收入,大家就能理解了么?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收入相对不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是有寒暑假。但是,总有人认为,医生教师不应该多赚钱,这是为什么?
首先就是嫉妒。认为医生可以收红包,教师可以干家教,收入都是很不错哦。尤其是教师,还有寒暑假,他们对于十一黄金周和五一假期的期望值太小,因为他们有大的假期。一年工作时间也就一半左右,还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做家教,收入高的不可想象,真的是这样吗?这就是看不得人好的人说的,想的。你活该比人挣得少!嫉妒使人退步,这是千古之理!
其次就是不反思自己。你既然觉得人家的职业那么好,比你挣得多,没你挣得多,比你休息的时间多,是不是心理上失衡了?没事的!考医师资格证啊!考教师资格证啊!考完以后,参加教师招聘啊,考上了以后,你就可以当老师了呀,你在这里唧唧歪歪的干什么?看人家挣得多,赶紧的呀,考老师和医师啊!不采取行动,就在那里瞎嚷嚷,有用吗?
这样的思维就是改革开放之前的思维,您老还活在故纸堆里呢!自己生活不好不要紧,看到别人跟自己生活一样差,心理就平衡了。这样的人,你说是不是活该挣得少?你反思一下自己,干好自己的工作,挣的钱就自然多了,而不是说别人如何挣得少,这样就自己平衡了,对于这样的人,送你离开,到千里之外!
老师、医生就应该拿这样的薪水,还应该提高,让大家多多羡慕,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你觉得呢?
这个问题有两大方面原因,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二是当下中国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向。
我觉得并不是很多人认为教师不应该多挣钱,而是自古而来的传统教师形象、教师的地位待遇使大多数人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即教师不应该多挣钱。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至圣先师,儒家对于钱财有个描述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很有意思的一个词就是“为人师表”。从这两个词就能看出,教师的人设注定是不争名夺利的君子,当然也就无法去赚大钱,得到更多既得利益。
其二是,教师在古代是“下九流”,在现代也有“穷教书匠”这样的称呼。从称呼中就可以看出,教师的历史社会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薪资待遇注定不会太高,只能循序渐进慢慢往上涨。
另一方面就是当下中国教育方针指向,教师基本是师范生毕业,在学校所学也就是一些专业技能的学习,因此在人们认知中,老师除了做老师,其他赚钱途径也就实现不了了。与本职相关的工作,补习班是最赚钱的,但是中国是不允许在岗教师办理各种辅导班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就理所当然地觉得教师不应该多赚钱。
其实,在当下,国家也有意在提升教师的薪金和地位,五险一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待遇会越来越好,而人们的这种固有想法也会逐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