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市人民检察院日前对赣南医学院原党委书记黄林邦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其中医疗设备、耗材行贿受贿成为案件焦点。在对案件调查了解到,背后的回扣等腐败令人惊心,花样也不断翻新。专家提醒,当警惕“以药养医”变成“以检查、耗材养医”。
设备和耗材领域的水有多深?
采访获悉,黄林邦案牵出多名干部涉腐落马,其默认、支持甚至怂恿多名亲属插手人事安排、工程项目和药品、医疗器械、设备等医疗用品采购,其中,一些不法商人将耗材设备等大幅加价销售,有的耗材利润率高达10部。
设备、耗材领域的水有多深?对此,江西某三甲医院专门分管这一领域的一副院长坦言,他从医30多年也搞不清楚。受限于医改后每百元医疗收入中耗材占比不得超过20%的规定,这名副院长在经过省市两级招标形成的价格上,再二次议价,结果发现即便招标价10元的耗材,到最后1元也能成交。
“只要他们愿意做,就说明不亏本,只不过没有那么大的空间给回扣而已。”这名副院长说。
一名耗材经销商告诉记者,不只是价值数百上千万元的医疗设备,即便一些毫不起眼的棉签、纱布、口罩,也可能成为医药代表和不法医务人员的“嘴中肥肉”。
2017年10月,江西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吉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永兵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一案。经查,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医疗器械供应商张某为取得刘永兵对他向医院供应棉签、纱布、口罩等医疗器械采购业务上的支持,分四次送给刘永兵现金50000元。
刘永兵案并非个案。记者梳理发现,暴利驱使,加上临床日常、长期、大量使用,使得耗材领域的腐败案件呈现窝案、串案、大案等特点。
在黄林邦一案中,赣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多名班子成员长期收受企业老板财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邱悦群及审计科原科长钟星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涉案金额巨大,数百名干部、医护人员收受医药代表“回扣”。
免费送设备安了多少好心?
一名从业10年以上的医疗耗材经销商告诉记者,一款耗材出厂价7元,卖到医院至少要翻4倍以上形成采购价,一般是30元左右,这中间,要拿出30元的15%给医务人员做回扣。
耗材靠走量,设备采购更多是一锤子买卖,且存在“崇洋媚外”现象。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即便国产的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供货商和医院也更愿意选进口的,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更先进的设备,而是进口的价格不透明,相对国产的更便于攫取最大利益。
一名医疗设备供应商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供应商在医院的代理人,提前把公司提供的设备参数作为招标参数,以形成独家代理,且不会存在太多价格竞争。办案人员介绍,在黄林邦这起腐败窝案中,部分设备采购价比市场均价高出上百万美元。
国外品牌之间不存在价格竞争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这名供应商道出更深一层关系,国外品牌在国内的代理商往往互相配合,以陪标的形式互相配合,瓜分设备采购市场蛋糕。“这对民族品牌也是一个极大的影响。”
但这些操作手法存在维护“关系成本”较高的问题,一旦供应商在医院的利益代理人岗位变动,就要重新建立关系。于是,有供应商实行免费送设备,却用“看不见”的耗材和检查赚更长久的钱。
“一台设备不可能只用三五年。”这名供应商说,很多设备专用耗材具有不可替代性,有的甚至还设置程序,一旦更换试剂、耗材设备就自动锁死。于是,一次免费设备赠送,加上长期的回扣,藉此可把医院捆绑到一条船上。
不管有无指征都必须做检查?
江西某二甲医院从2015年起委托市场机构,每月对医院的CT室和核磁共振室进行核查,在最初期发现检查阳性率只有40%。“也就是说10个患者做CT,只有4个真正查出了问题。有些科室不论患者有没有指征都会要求去做一个。”这家市场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CT检查在医保目录内属于丙类,患者首先要自付15%,在这一前提下再进行报销,患者每次最后要掏300多元。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检查背后还存在耗材“回扣”激励。记者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安徽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年7月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当地一家医院CT磁共振室副主任屠某某和6家医疗器械公司口头约定,CT室使用上述供货公司的医疗设备或药品,上述各公司均给予CT室一定数量的回扣。从2009年担任CT磁共振室副主任到案发,屠某某代表CT室收受供货公司回扣款共计130.48万元。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傅鸿鹏告诉记者,取消药品加成,严控药占比,公立医院改革使得药品领域的腐败得到一定遏制,但医院科学的运行补偿机制、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尚未建立,要谨防“摁下葫芦起了瓢”,“以药养医”变成“以检查、耗材养医”。
如今的医疗行业市场的话确实是存在着很多的一些违规违纪的现象,特别是在有一些大医院里面的话。甚至出现了收受红包还有拿回扣的一个说法,那对于有钱的人来说的话是有绿色通道。对于那些没有钱或者经济压大的人来说的话,其实就出现了看病难。看病的时间缓慢的一个现象。那还有一些医疗机构的话,其实根本就不正规,没有正规的这个营业许可证。还有从业人员的资格证,而是存在着乱治,乱医,乱收费的现象。
然后现在的话通过正规的这种9个部门重拳打击的话,不仅能够使整个的医疗环境市场得到有效的改善。更重要的话,对于很多的患者治疗者,消费者来说的话也是权益上的一种保障。毕竟谁都不愿意自己把钱花费在医院里面,也不愿意在看病的时候得不到专业的解答。
所以其实医疗行业里面的话水非常的深,只有通过相关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检查,和对不合规的方法打击,才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得到权益的保障。
同事的话有点那些比较黑暗的医疗机构提醒,只有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经营看病工作才是正常之风。而不是为了拿一点的红包,或者说回扣就随便的对病人大呼小叫,甚至开出非常高昂的一些价格药品。
这些年的话,有一些医疗地方的机构,为了使医院的高额利益得到提升的话。还会是外面请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故意的到医院里面住院,那这样的行为的话。不仅是高额的一个医疗保险更重要的话,对于一些医疗资源的话,其实也是造成一种浪费。因为本身像一些普通的感冒啊之类的小病都是吃点药就可以好,但是非要让病人去住院做检查,如此的一个消费确实是不正之风。
医疗腐败的软肋是司法的完善。
湘雅二院的医护违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医疗体系内的司法漏洞存在,这些医护人员,利用管理漏洞,谋取暴利,一层层勾结,最终导致患者利益蒙受侵害,而在追究责任时,会发现这些人大多数都踩在法律边缘,在法律底线上频频挑衅,说他们违法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可法律不是别的东西,他没有弹性而言,这一点点就决定着这些穿着白衣的恶人,可以逃脱法律惩戒,最多只是院内处罚,而这样的处罚,绝对不能刺痛这些人的内心,让他们引以为戒。
只有司法体系一点点完善,将这些边缘问题,列入到司法条款中,并且白纸黑字写上每一个违法行为,可能受到的惩戒,让这些人意识到自己行为已经触犯法律,他们才有可能停止违规行为,让自己回归到医护人员正确道路之上。都说现在医患关系十分恶劣,这其中并不单纯是患者原因,也有一部分是这些违规医护的原因,是他们让患者对医生的戒备之心一天比一天多,是他们让患者再也不相信医者父母心,所以在发现医护人员的行为有一丝不理解时,他们会不自觉用最大恶意去揣测。
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让坏医生们越来越多,好医生越来越寒心,而患者最终得不到好的治疗,病情被延误,后悔莫及。因此尽早加强医护体系的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只有医护系统彻底干净了,患者才能一点点放心下来,即便有那么一两个不懂事的患者,也不会影响大局,要知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医护人员好不好,病人最清楚,有良知的病人不管自己最终能不能痊愈,都会感激曾经为他们努力争取生机的医护们。
云南整治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医疗领域以前就常出事儿,现在也能忍出事儿,这个领域就是天然比较容易出事儿,为什么呢?因为天然与利益挂钩与生命挂钩,那这个事情就了不得了,偏偏短期内还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法。
医疗物资的采购这就是个大问题,比如说我是一个医院采购的这个负责人,我虽然权力没有那么大,但是我可以决定最终哪些公司入围了,我决定要用哪个公司。能够最终入围的现在都是有最基本的质量把控的,就是看在质量几乎同等的情况下,谁更会办事儿,会办事儿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我们不需要说太多吧,三家医药公司提供的医疗物资质量上价格上都差不了太多,那我用谁的呀?谁能够让我觉得他的更好我就用谁的。
还有就是做手术收红包这个问题几年前就很严重,现在经过几年前的整治已经很好了,比以前好很多了,大部分医院的医生也就不敢这么碰了,但现在在一些风险比较大的手术面前,仍然会有收红包的现象。家人图个安心,医生也习惯了,通常包的不会太多,但也不会太少,约定俗成的规矩大概多少钱,所以这事也就没有真正宣扬出来,但是现在这个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尤其是在医疗物资采购这方面。
因为采购医疗物资用的钱并不是我的钱,换句话来说我即使是这个采购的负责人,公司又不是我的医院,又不是我的,这个药品到底是1块8还是两块,对我来说有那么重要吗?如果说这个药品定的两块,我能拿到其中的一毛钱,那这一大批量的药物是不是能赚到很多钱,以前是比较容易搞这些套路的,现在应该说政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已经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