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生活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哪些行为能反映当代年轻人的摆烂心态?

哪些行为能反映当代年轻人的摆烂心态?

时间:2023-04-13 09:22:13来源:网络作者:得意生活网

哪些行为能反映当代年轻人的摆烂心态?

摆烂很爽?别傻了,一直摆烂只会让你无药可救!

最近有个词很流行,叫作“摆烂”,指的是当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发展,与“破罐子破摔”的含义相近。

生活中抱有“摆烂”心理的人数不胜数,比如那些在学业上放弃挣扎、不再努力的学生,那些在工作上躺平、大把时间用来摸鱼的打工人,那些在感情里我行我素、秉持着“不行就分”的年轻男女等等。

他们会有这种“摆烂”心理,其实不难理解:

当学生看到复习课业困难,通过考试希望渺茫时,就不想再费劲地复习了,而是寄希望于补考或者下一次考试时再用心复习;

当打工人看到晋升难、加薪难,多干活和上班摸鱼拿一样的工资时,就失去了认真工作的动力,开始浑水摸鱼、得过且过;

当恋爱中的男女看到情感问题很难被解决,另一半还是那个“死”样子时,干脆不再对感情上心,想着“就这样吧,能谈就谈,不谈就分”。

这种“摆烂”心理,看似是在规避困难和问题,选择一种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在自我否定和逃避。因为他们在看到眼前的困难和问题时,冒出的想法不是自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自己难以解决,下意识就否定了自我的能力和可能性,然后选择了摆烂来逃避问题。

要我说,这种“摆烂”心理,虽然会让人一时摆脱烦恼和束缚,但长此以往只会让他们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要知道,不再努力备考的学生,虽然过得舒坦了,但一直不努力的结果必然是学业亏欠,要么挂科,要么落榜;工作上极致摸鱼的打工人,虽然摸鱼没让他们被扣工资,但不上进的后果必然是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在感情里得过且过的年轻男女,虽然一时逃避了问题,但问题不会因为他们不理睬就消失了,而是越变越大,最后无法解决,导致感情破裂。

其实,“摆烂”心理背后是一个人缺乏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自信,不自觉否定了自己的能力,根本不给自己面对困难的机会,所以与成功失之交臂;而有的人则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楚自己做不到,干脆破罐子破摔,放弃努力和挣扎,而不去改变自己和提升能力。

如果他们一直“摆烂”的话,那么他们缺失的东西永远都得不到补足,然后他们的人生就会在一次又一次地“摆烂”中越来越糟糕。

总之,摆烂心理并不可取,它只会让“摆烂”的人最后“烂”到无药可救,直到被社会淘汰。

身为普通人,我们一定要预防这种心理对我们思想的侵蚀,尤其是在社交网络充斥着“平躺”“反内卷”“emo”等负面思潮的大环境之下,我们更要警惕起来,拒绝摆烂,拒接消极思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希望你能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年轻人为什么开始摆烂了?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摆烂呢?

摆烂这个词在年轻人的群体里面非常的火,摆烂是堕落,还是怼现实的鹅一种对抗,或许是寻找曾经丢失的自我?一个词的火爆其实也折射出非常多深层次的问题。

年轻人为什么开始摆烂了?

摆烂就是将自己变成人生这场竞赛的观众,将自己置身事外,不再进行竞争,离开曾经的赛场。现在年轻人从小开始就要赢在起跑线上,为了学业从这个补习班跳到那个兴趣班,各种各样的比赛只要能够对人生赛道有益就不得不参加。

人生的一切已经被定义好了,补习班、高中、大学、好的工作,可是出了社会才发现有一个好的大学却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这种竞争是无奈的,是被裹挟的。是否快乐,人生到底应该怎么去过,却没有人关心过他的感受。

他的自我是被他人给定义的,而不是被自我给定义的,所有的人生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按部就班。当年现在越来越成熟,发现自己现在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选择对曾经无力抵抗的自己进行反击。

年轻人的摆烂并不是真的摆烂。

出了社会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够有结果,曾经的信条在社会上却无任何用处,这些信念被压垮慢慢的有焦虑以及无力感,在这种焦虑之中迷失了自我。

被所有的压力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他们也需要通过白浪这种方式让自己有一个空间透气。劳逸结合,一直以来只有老却没有逸,只有通过摆烂这种方式让自己更加舒服一些,让自己活着曾经得不到的快乐,重新找回那个失去的自我。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摆烂?

真正的摆烂就是消极的对待人生,对人生不再抱有任何的希望,彻底的放弃自我,不愿意再去寻找自我。不愿意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彻底的荒废自己的人生,甚至躺在家里啃老,这才是真正的摆烂。属于破罐子破摔,反正努力都不会有结果,就彻底都放弃自我。

当今社会中,年轻人为何开始摆烂?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在如今的社会中,很多年轻人都开始摆烂了,因为努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成果,还不如不努力,过着随意的生活。比如说有些年轻人工作是很辛苦,早晨6点就要起床,然后通勤两小时去上班,夜晚八九点才能到家,但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几千块钱,在大城市中是买不起房子的,基本上是月光族。这让年轻人感觉未来是很没有希望的,就不再那么的认真了,可能会随便找一个工作,也不会思考结婚生子这些事情,因为实在没有钱,也没有那个动力。这样的现象是很不好,因为年轻人就是社会的希望,他们如果都不努力,整个社会就会缺少活力,可能会变得死气沉沉。

不同的人摆烂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明明读了研究生,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却处处受限,比如hr会问你之前有没有实习的经验,对公司的看法是怎样的。还有一些hr会在招聘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比如说每个月的薪水是8000块,结果等员工入职之后才发现每个月的薪水只有5000块,剩下的3000块是绩效奖金。如果绩效考核不过关,奖金是没有的,这样的欺骗式招聘也会让年轻人很烦恼。

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比较努力的,会进行内卷,最后却发现根本卷不动别人,就开始躺平了。比如大学毕业之后不会留在读书的城市,也不会去大城市中工作,只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找一个小公司上班,或者去考公或者考编。不过有一些人的家境是不怎么好的,根本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考试上面,而是会努力的上班,这样才能挣到钱。但他们对于未来是没有规划的,只会得过且过。

希望社会现状能够改变一下,让年轻人能够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回报,而不是一直看不到光明。

如何看待部分大学生的“躺平”“摆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躺平”一词开始在互联网上频繁出现,2021年更是成为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流行语,甚至官媒都专门针对“躺平”连续发文。支持躺平的年轻人认为,躺平是对内卷的无声抗议,是当下最优选择。而反对者则表示,躺平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似乎双方都有一定道理,但经过深入了解之后,事实却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

“确实也有少部分的青少年长期陷于负面情绪,时间长了就变成‘茧房’里的人了。”贺军科谈到,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少部分青少年缺少奋斗精神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有的逃避现实,幻想轻轻松松就能够成就事业。这些都是不现实的。

01什么是躺平

根据网络上的定义,躺平,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其引申含义多指一种“不作为”“不反抗”“不努力”的生活态度,以此为生活理念的群体即“躺平族”,面对各种压力选择“一躺了之”。

根据网络定义可以得知,“躺平”是一种生活态度,用不作为的方式来对待生活、学习、待人接物等,特别是对待工作。这也是社会上部分人诟病躺平的原因:看起来吊儿郎当,不思进取,为工作偷懒找借口。

02躺平如何形成

(1)物质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中国90年代废除粮票制度,敞开供应粮食,2000年后人们的餐桌逐渐丰富起来。95后、00后们,很少体验过父辈物质匮乏的生活,更没有忍饥挨饿的经历。在他们的意识中,觉得物质充裕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且永远不会改变。而在人基本需求解决的情况下,年轻人们更多考虑是精神上的感受。“反正饿不死,躺平也无所谓。”成为一部分人的真实内心写照。

(2)社会发展程度

我国经过多年经济发展,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社会保障体系,且水平在不断提高中。时至今日,出生在城市家庭的年轻人们,很少听说周围有谁吃不起饭,没法生活下去。即便城市中的困难户,依托整个社会福利体系,最起码能解决温饱问题。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发展,拉高了最低生活水平,让现在的年轻人天生拥有一种勇气,即使躺平摆烂(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又能差到哪去呢?

(3)思想观念

我国经历40年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几经变化,年轻人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影响,开始变得更关注个体而不是社会整体。一些年轻人在面对社会中、职场上不公平的现象时,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唯唯诺诺,而是选择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躺平方式进行无声的抗议。此外,年轻人们也不想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一辈子生活得循规蹈矩,都在为责任活着,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

(4)社会阶层

辩证法谈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普通劳动人民需要为生计奔走而无暇躺平,食利阶层在绞尽脑汁地占取更多资源,更不可能躺平。目前高喊躺平的年轻人,大多数来自于城市小布尔乔亚群体。这部分群体在家基本食宿无忧,有些家庭得益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甚至占有多套房产,这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的底气。他们认为自己即使通过努力也无法实现阶层跃升,同时也不可能跌落下去,不如直接躺平来的痛快。

(5)内卷化

“内卷化”本来是一个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专业概念,近年来也在网络上和社会中广泛流行。大意指的是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如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不断,有人甚至400多分无学可上,就是考研内卷化的一种体现。再比如高校辅导员招聘,从前只需要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即可,现在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生同时争抢,就是学历内卷化的一种表现。面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内卷现象,加重了年轻人的焦虑,很多人在残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于是干脆选择躺平来面对内卷化。

03真假躺平

根据网络上对“躺平”最朴素的定义,是一种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之外的人生态度。不谈恋爱,不结婚生子,同时不出卖更多时间换取报酬,赚钱只为维持低欲望生活。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年轻人严格按照“躺平族”生活方式执行。每天在职场充当透明人,到点按时下班,回家后待在屋内,只要有手机和Wi-Fi即可。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只求当下快乐。任何会导致有压力的行为,在他们这里一概不做。他们中的少数极端例子,一天只吃一顿饭,一年只买两套衣服,所有开销降到最低……

但是,也有一大批年轻人,高举着“躺平”的旗号,实则为自己建立一套心理防御机制。分明自己想要追求女生却因为自己形象邋遢而不得,想要升职加薪却因为工作偷懒年年落空,想买房又大把挥霍凑不齐首付,然后言必称“社会已固化”,终日把“躺平”挂在嘴边。这类人和真躺平族最大的区别在于:分明有着强烈的欲望,但却不愿意为自己的欲望付诸行动。过分强调外部因素,同时又掩盖自己的因素。最终只能半推半就躺平。

04躺平误区

躺平族最大的误区,在于把工作和生活划等号,这类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他们往往在职场中遭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后心生怨恨,进而将这种群情绪传递至整个生活中。他们期待工作能像学生时代考试一样,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往往却事与愿违。久而久之,他们鄙视生活中的一切努力,任何努力行为在他们眼中都毫无用处,不如躺平。

05为何年轻人不要躺平

(1)个人要素

刘慈欣在《三体》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两条宇宙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本书看似在写宇宙,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生存都是第一需要。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生存下去都需要相应的资源,但资源的总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国际上为了争夺霸权打得你死我活,而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占有更多的资源来保证自己生命的延续……对于选择躺平的年轻人,等于自动放弃了一切竞争资源的机会,只能做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曾经有位躺平族向我们这样反映:躺平族通过自我绝育,以此来对抗资本,让镰刀没有韭菜可割。这话看似有道理,实际是又编织了一套说辞来自我欺骗,西方国家早于我国产生类似躺平族的群体,但仍然没改变资本家的本质。

躺平族所处的小布尔乔亚阶层,根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其本质还是无产阶级,所拥有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同镜花水月。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检验了每个人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给我们每个普通人敲响了警钟:原来生活还有这样的风险。面对生活中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躺平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正如前文所说的,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获取财富的唯一途径。在生活中锻炼身体,培养业余爱好,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做副业等等,总比躺平强。

(2)责任要素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除了自己以外,还拥有多重社会关系。躺平族过分强调尊重个人感受,忽略了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片面地把责任推给亲人(尤其是父母),只想享受各项权利和社会红利。中国有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年轻人在选择躺平时,他们的父母年纪尚轻,没有各种负担,于是就被暂时的美好蒙蔽了双眼。等真正的危机来临时才发现,留给他们的选择就不多了。

除了家庭责任外,人还肩负着社会责任。中国近代史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法则,年轻人选择躺平,无异于埋下危机的种子。尤其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对抗日益激烈,更需要全国人民都肩负起责任。要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

结 语

躺平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一方面,我国面临国内外环境压力,竞争激烈,最终反映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内卷”中;另一方面,我国经历几十年经济发展积累,物质条件充裕,年轻人也有机会选择躺平。诚然,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躺平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得比较舒服,但无论从个人生存角度,还是从责任角度,躺平都不可取。因此,我们劝年轻人不要躺平,去勇敢面对生活。

浙江文旅观察:“摆烂式旅游”,这一现象折射出什么?

人们渴望慢节奏的生活,让自己的心灵沉静起来,感受一种轻松惬意的生活。社会充满了焦虑,充满了压力,年轻人每天都为生活的忙碌,顶着焦虑压力不断的前进,慢生活仿佛离城市里面的年轻人非常的远。旅游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来一次放松的机会,没有想到在旅游的赛道上会同样的圈了起来。只要是网红的地方人们都相拥而去,到最后走到哪都是同样的场景,人头看人头寸步难行。

走到哪卷到卷哪,人们也开始反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旅游方式,反复被网红牵着鼻子走。一味的跟随着大众,反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旅游的意义在哪,旅游的本质是什么。很多时候都被一些无形的条条框框给束缚着。平时卷就算了,连放松的时间都卷,于是人们开始逃离,不愿意再去那些网红的旅游景点,只想要一觉睡到自然醒这摆烂的一种方式。

通过摆烂这种方式得以放松,当自己的心灵获得一次重新活过来的机会。旅游其实本身就是寻找和日常生活中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没有压力的生活方式。从生活细节之中发现美,这种美总是非常的意外不期而遇,感受到一种幸福感。人们不需要流水线的旅游,一般一个景点过一个景点。

摆烂也有看似一种消极的心态,但其实是回归到旅游的本质,让人们重新的去拥抱生活。旅游并不失去赶路,而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通过大自然的方式治愈自己受伤的内心,躺在那里看看落日余晖,这种悠闲慢节奏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旅游让我们的灵魂再一次获得了面对生活的力量,再一次有前进的勇气。

网站名标签: 心理生活高等教育大学生未分类 上一篇:intp怎么追isfj啊,有被难倒?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排行

热门更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