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女儿三岁生日,妈妈问孩子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妈妈:想要一只毛茸茸的小猫咪。看着宝宝胖嘟嘟的脸蛋,妈妈的心都要融化了。自从喵星人到家里,女儿吃饭、睡觉、玩耍的时候,都要和猫咪腻在一起。最近,母亲不经意间发现,孩子开始学着猫咪日常的动作,比如爱在地板上打滚,用小舌头舔着喝水等等。刚开始家人都觉得宝宝这样做很可爱,可是时间久了,又担心起来,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需要家长进行干预。
其实,小朋友们非常喜欢模仿动物的行为。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经常安排类似的课程,比如,学小鸟飞,学小象甩鼻子,学小兔子蹦跳等等。从孩子们的表现不难看出,他们做这些游戏的时候,的确是开心愉悦的。
的确,对于好奇心爆棚的宝宝来说,模仿是最能满足他们心智成长的方式。孩子们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和对世界的探索,他们看到妈妈涂口红,自己也会尝试;看到爸爸打电话,自己自己找个机会也一定要试试;对于他们来说,模仿小动物只是他们模仿学习过程中的一种。
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随着年龄的长大、心智的成熟,对于动物的模仿会慢慢减少,过了2-3岁这个年龄段,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模仿了。
就如同文章开头的小女孩一样,她模仿猫咪日常的行为,只是暂时的。家长并不需要进行粗暴的干涉,只需要平时暗中观察,只要是偶尔为之,都不必过度担心。当然,如果发现孩子过度沉迷于模仿,或者举止怪异的时候,可以考虑寻求儿童心理专家的帮助。
当然,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一面。孩子们热衷模仿动物,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原因在于:低龄的宝宝普遍缺乏基本的判断力,他们很难分辨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而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一位2岁的男宝宝就曾经模仿家里的狗狗,在树丛里小便的样子,对于这类的行为,家长们应给予及时的引导。
除此之外,还有几类模仿情形,是需要成人及时阻止的。首先,当孩子的行为会伤害自己和别人的时候。比如,一个小男孩模仿家中狗狗带项圈的样子,他用橡皮绳套在小伙伴的脖子上,还紧紧拉扯,这时家长必须及时制止,并且要把理由说给他听。
其次,孩子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比如上文中,老师领着孩子们做小鸟飞的游戏,就有小女孩站在自家的窗边上,和妈妈说自己可以飞下去,就像小鸟一样。这位妈妈立刻及时制止,并且把鸟儿可以飞翔的原理讲给孩子听,人类不具备这些条件,是不可以模仿的。
再比如,学习狗狗小便的小男孩,他就曾经尝试把脚跷起来小便,幸亏爸爸在旁边及时纠正,这才避免孩子产生误解。所以,不文明的行为也应及时喊停。
宝妈在带孩子的时候应该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一岁多的小宝宝迈着小腿颤颤悠悠的跑着,嘴里还嘟囔这“猫猫、猫猫”。这个情景想必带过宝宝的家长都不陌生。但是各位家长们,宝宝为什么那么喜欢动物?原因你们知道吗?
1.动物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家养的动物相对来说体型较小,而且性格都很温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到这种小动物,比如小猫小狗小鱼之类的,宝宝就会显得异常兴奋,一定要下地抱抱猫摸摸狗才会满足。因为小宝宝经常面对的是大人或者是同一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当他们看到比他们还小的动物时,内心不自觉的就会变柔软,会想要跟小动物亲近亲近。
宝宝喜欢小动物的感觉,就像我们大人见到小孩子的感觉是一样的。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大人看到小宝宝都会不自觉的露出一抹笑,想要抱抱他逗逗他。人天生就喜欢和比自己小的动物或人接触,这是一种本能。但是在宝宝接触小动物过后,要记得教导宝宝洗手,毕竟小孩子的体质是比较弱的。
2.天性使然
宝宝的内心是非常单纯的,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看到长了毛的动物,他们惊奇的同时更是喜爱非常。这是因为动物身上长的皮毛会让他们有种温暖的感觉,特别是当宝宝抱住猫猫狗狗的那一刻更是亲身体会了那种温暖,所以他们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
3.环境影响
宝宝出生后,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会在宝宝的婴儿车上或者摇篮上绑上一些可爱的玩具。这是为了让宝宝看到多样的世界,也是为了方便宝宝玩耍,时间久了,这些可爱动物的影像就会印在宝宝的脑海中。等宝宝稍微大点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后,这些小动物的出现就会很快的吸引他们的目光,并想要去摸摸抱抱。
4.父母的教导
宝宝在一岁左右的时候,父母就会在家里的墙上贴上有大图画的拼音,方便宝宝学习说话,另外还会给宝宝买幼儿童话书、给宝宝讲睡眠故事。这些图画上面都是有各种动物的,当他们在画上认识之后,会增加他们的记忆力。然后生活中再一见到童话书上的可爱动物,更会增加他们对小动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