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真是谁带跟谁亲,不信你可以问问周边的朋友,他们小时候谁带大的。很多奶奶带大的孩子,都和奶奶亲;外婆带大的孩子就跟外婆亲;妈妈亲手带大的孩子,就和妈妈亲。
听完这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后来,劳伦茨就把这个有趣的发现称之为 “印刻现象” 。这个现象不仅仅动物有,人类也同样拥有,我们也称之为 关键期, 也称之为 敏感期 。
人类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是0-1岁,如果错过了,2-3岁还可以弥补,但效果永远也不如1岁前时的效果好。如果,孩子出生后就一直是奶奶带,妈妈出去打工,特别是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的,孩子就更不会和妈妈亲。孩子1岁前是最重要的 安全依恋的时期 ,他就一定会从和自己 最紧密接触的人选当中寻找他可以依恋的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说,孩子谁带得多,就跟谁亲的道理。
第一,生完孩子,完全没有喂母乳,就没有进行最初的肌肤接触;
第二,孩子直接由老人带,父母很少时间陪孩子或不知道怎么陪孩子;
第三,缺席的父母(留守儿童)。
以上三种情况比较常见,大部分孩子和父母同住,白天亲爷爷奶奶带,晚上父母带,所以,亲爷爷奶奶,也亲父母。
1)亲子 游戏 ,让“鱼和熊掌”均可兼得
每个父母都希望有人帮忙带孩子,自己可以继续工作,又希望孩子和自己保持比较亲密的关系。但还真有“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现象,所以,关键看你怎么做。
我有一位朋友开了一家大型幼儿园,生下老二之后,每天看她忙得连喂奶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早早地就给孩子断奶了。孩子白天奶奶带,就是晚上回去陪下孩子。但是,孩子依然和她很亲,晚上下班回到家,除了妈妈,谁也抱不走。她又是怎么做到和宝宝这么亲的呢?
很简单,就是和孩子一起玩孩子喜欢的 游戏 。和孩子一起玩积木、画画、唱歌、捏豆子、吹泡泡、躲猫猫等等,几乎没有她没和孩子玩过的 游戏 。
在玩方面,她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有句话说: “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前,先要触及到孩子的内心。” 而亲子 游戏 ,在她和孩子的心灵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别说是孩子,哪怕是成人之间的关系,想要变得友好,就一定要找到双方的共同语言,也需要花时间去经营一样。
2)用“自然之声”哄孩子睡觉
什么叫“自然之声”呢?
其实,就是妈妈学习了几首国内外的《摇篮曲》,有《德国摇篮曲》、《法国摇篮曲》等等,自己哼唱,优美的曲调可以有效地安抚孩子幼小的心灵,用于哄孩子睡觉特别管用。
如果你稍微了解就会发现,音乐有促进睡眠,调节情绪,增进 情感 的作用。
3)用“神奇的拥抱”来赢得孩子的青睐
要知道,抱孩子也是有方法和讲究的。
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那样,一回家,想抱就抱,什么也不说,抱过来就是。这种拥抱是毫无效果的。
正确的做法:
不是勉强的抱,而是看孩子是否愿意让你抱,可以试试拍拍伸手,观察他的身体是否有向前倾的动作。如果有,说明他愿意让你抱,如果没有,过一会儿在说一遍试试。
无论孩子的表现如何,父母仍然保持愉悦的心情,尊重孩子,同时也尊重自己,尊重情形。当父母做得足够好的时候,你的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和联结,他就愿意和你们亲近了。当孩子还不愿意和你们亲近时,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所以,这是孩子给你的一个考验,同时也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
请学会如何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联结”。
我们带的外孙女,
亲热有加绕脖膝。
爷爷奶奶没空看,
却也倍疼他孙女。
都是孩子至亲人,
看与不看没关系。
只要孩子能看好,
苦点累点都值的。
孩子真的是谁带跟谁亲?我看不一定,这要看情况的。
我们家儿子出生时第一个抱他的是外婆,从小一直是妈妈带的,爸爸经常出差,一个月回来几天。平时儿子都和外婆亲,可是上幼儿园时,老师问他最爱谁,他说“我最爱爸爸,爸爸是我最喜欢的人。”外婆和妈妈都傻眼了。
一般来说,婴儿刚出生时,会对第一个抱他的人最亲。人类宝宝出生时,发育还不完全,需要妈妈的喂养,因此对妈妈非常依恋。从小得到足够的爱,孩子长大了就更独立,更爱冒险,因为他知道身后有爱他的亲人。
这种婴儿对妈妈的依恋效应,说明得到足够的爱,是宝宝获得安全感的前提。
孩子跟谁更亲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孩子和谁呆在一起更有安全感,换句话说,就是孩子认为谁更爱他,他就和谁更亲。
所以,通常谁带大的孩子就和谁亲。
你爱不爱孩子,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而要孩子说了算。但为什么有时候外婆带大的孩子,却和偶尔带带的奶奶更亲呢?
这就是孩子虽小却很敏感,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辨别能力来判断谁更爱他们,他们在谁那里更有安全感。外婆带大,却更亲近奶奶,那么就是孩子不认可外婆带孩子的方式。
外婆带孩子做规矩,限制孩子的行为,对孩子严格要求;奶奶则顺着孩子的要求,孩子想做什么都可以,让孩子自由自在的。孩子自然会认为奶奶更爱他,外婆不爱他。
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习惯的养成确实很重要,但如果做规矩带来的是对孩子心灵上的压制,那么这种规矩还是晚些时候做才好。因为相比习惯的养成,孩子心理 健康 更重要。完全可以等孩子再大些时,慢慢告诉他,而不是生硬的要求他听话照做。
很多著名作家回忆自己小时候,想起的总是最宠他的那个人。要求很严的父母,也许能教育出世俗眼中的成功少年,但他们绝不会成为孩子心中最爱的人。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和自己更亲近?告诉他,你爱他,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爱孩子,不一定非要从小板着脸说教。不要说“我是为了他好”这种话,要想想,你给孩子的真的是孩子需要的,还是你自己期盼的?
孩子很单纯却很敏感,你是真爱孩子,还是把孩子看出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都知道。
因此,当孩子和那你不亲时,你就要好好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
我特别反对虎妈和狼爸,他们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试验品,来实践人生。
反思我家儿子会最喜欢爸爸,也是因为每次回家爸爸都会陪着他做 游戏 ,带着他疯,怎么样都行。
而妈妈和外婆,平时要管着他,这不许那不许的,让孩子觉得很不开心。
因此,我们不能总是拿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就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换位思考,放低姿态,孩子自然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你爱他,他自然就和你亲近了。
差不多,我女儿是姥姥带的,她跟姥姥那叫一个亲,奶奶一天没带过还背后胡言乱语的说不稀罕孙女只稀罕外孙,女儿知道后跟奶奶始终保持距离感,任凭奶奶现在如何示好也走不进孙女的心里,她从心里往外不喜欢奶奶,该孝顺还孝顺但绝对不喜欢伤了她自尊心的作妖奶奶
小孩谁带就跟谁亲,实际上这就是一个伪命题,那些24小时陪伴孩子的全职妈妈,和孩子之间话不过三就吵得不可开交的亲子关系一抓一大把,而有些24小时费心费力照顾孩子的奶奶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不管时隔多久都无法超越妈妈的爱也是不接受反驳的一个事实,尽管谁带孩子就陪伴孩子最多、孩子的依赖性会比较深,但孩子跟谁亲这个问题却是不能只用眼睛去看,有的时候“眼见到不一定就是事实”。
就拿朋友小娜的女儿丫丫来举例:
小娜是一名职场妈妈,从女儿丫丫3个月开始每天就是和奶奶相处的时间最多,女儿牙牙学语喊得最多的是奶奶,喝水、尿尿也是只喊奶奶不叫爸爸妈妈,就连摔跤由谁扶起来这个问题也是认准奶奶一个人,在巨大的悬差下小娜一度认为自己生了个“假女儿”,女儿不找自己、不依赖自己的漠视,也让小娜一下班就急着回家的热情衰减不少。
有一次,单位需要一个能留下来加班的同事去准备第二天开会需要的资料,想起家里面女儿只要奶奶的场面小娜就酸酸地自动请缨留下来加班,大概加班有30分钟左右小娜就接到了婆婆的来电,得知自己没有如常回家吃饭女儿在家里面吵着闹着要妈妈后的小娜,眼角的泪水瞬间不知觉涌了出来,原来女儿并不是只要奶奶不要妈妈,而是对奶奶和妈妈的感情不同而已。
从生活需要和时间陪伴方面来说,丫丫对奶奶是源自于每日一有需要就唤之的依赖,而对妈妈的感情就是源自于本能反应的需要,妈妈可以不24小时陪着丫丫,但丫丫对妈妈的 情感 需要不会衰减,不管间隔多远、时隔多久也永远在牵挂着妈妈,只要妈妈在身边陪伴着就是本能需要的安全感,一旦妈妈没有如常一样回家吃饭就会表现得不安,这也是奶奶24小时费心费力也无法取代的母爱。
得知丫丫在家里面找妈妈后,小娜加快了手里面工作的进程,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交代的任务,最终还是比平常晚回家了4个小时,一进家门就看到哭得梨花带雨的丫丫,小娜内心自责不已,尤其是进家门后丫丫连上厕所都要跟着的没有安全感,让丫丫从内心暗暗发誓以后不管有多忙都要多陪陪丫丫。
小娜和丫丫的母女情告诉我们:孩子对母爱的需要是随时的,别看平时在家里面不被孩子当回事,经常依赖24小时候照顾他们的老人,但是从 情感 方面孩子对父母之爱都是不可取代的。
实际上,孩子跟谁亲的定义也不仅仅在于谁陪伴的最多,不想孩子和你的距离越来越远,以下几件亲近孩子的事情要多做:
1、倾听要体现在把话说完
和孩子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莫过于如知己一般知彼,这也是亲近孩子、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需要,但很多家长往往在倾听孩子的时候太自我,总觉得自己是最了解孩子的那一个,孩子说一个“渴”字大人就急忙拿水杯,这样洞悉孩子一切的父母实际上并不理智,过度了解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较重的依赖。
随着年龄增长还会讨厌这样“透明式”的生活,而亲子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做一个糊涂的家长,即使知道孩子要说的是什么也要装作不知道,耐心等待孩子把话说完,你会发现孩子一有事情就会主动分享,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能听自己把话说完”的大人不多,这就是属于物以稀为贵的觉醒和珍贵了。
2、陪伴要体现在眼中有你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里,除了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的倾听非常重要之外,我们对孩子的陪伴也要体现在眼中有你方面,有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都比较走心,大概是成年人的内心无法表现得如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实际上孩子是最敏感的生物、大人稍有不耐烦的表情都会让孩子洞悉,甚至有些家长还为此不知所然地夸奖孩子“懂事”,实际上懂事的孩子背后就有一颗疏远的陌生之心。
如果我们坐下来认真去融入孩子,我们会发现孩子想要的非常简单,他们只不过是希望爸爸妈妈陪自己幼稚一次,站在童心未泯的角度去说当前的事情,想要融入孩子的世界、了解TA这也是必然的,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大人在身边玩手机,和大人陪着孩子一起玩玩具、一起整理玩具,这两者反馈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3、理解要体现在切身体会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里想要跟孩子一直亲近下去并不简单,小的时候由于局限的原因孩子的依赖性比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意识就比较强烈,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就不是依赖而是被理解,想要跟孩子一直亲近下去家长就需要随着孩子的需求去转换。
当孩子顶嘴的时候可以说谁先发脾气谁就输了,在孩子面前保留一分神秘比孩子完全摸透家长要有价值得多,比如说孩子想要爸爸妈妈摘下天上的星星,我们光是给孩子讲道理最后的效果必是负面的,如果我们不答应、也不反驳给孩子一个琢磨不透的表情,引导孩子自己去体验那份不可实现需求孩子自然而然就能理解了。
---------------------
宝宝是不是谁抱得多就和谁亲,表面看来好像就是,谁照顾孩子多,孩子就和谁亲。大妞朋友家的宝宝,从小是奶奶带大的,有一段时间被奶奶带回了老家,直到上幼儿园,都是和奶奶的关系是最亲密的,不要爸爸和妈妈,都得要奶奶。
现实中家家月嫂看到这种情况很多,但是孩子其实并不是谁抱得多就和谁亲,而是谁照顾得多就和谁亲,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了婴儿依恋关系的建立。
了解孩子依恋关系的建立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快速的和抚养人建立起依恋关系,来保证自己可以被更好的照顾以便生存下去。而这种依恋关系想要真正的建立起来,一般需要等到孩子7个月之后。
心理学家鲍尔比把依恋关系分为四个阶段:0-2个月,形成前依恋
2-7个月,形成中的依恋
7-24个月,明确的依恋
24个月之后,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
伴随着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好,孩子的依恋关系其实被分为了两个部分,7个月之前,婴儿的依恋以被动为主;7个月之后,孩子的依恋关系会更主动。
第一阶段:孩子出生前2个月
这个时候,婴儿属于前依恋关系,哭声就是孩子与大人建立关系的行为,但是孩子并不认人,谁抱都是一样的。
第二阶段:2-7个月
这一阶段,婴儿开始学习与他人进行交往。在这一阶段,婴儿学会了如何吸引抚养人的注意力,比如用声音,不止是哭声;或者动作甚至是行为。婴儿还会对抚养人的动作做出回应,比如婴儿发现自己笑的时候就能够吸引到抚养人和他说话,那么他就会以笑来吸引抚养人和自己沟通。在这一阶段,婴儿还掌握了认人,他会通过声音、脸部识别来认出和自己日夜相伴的人。
但是这一阶段,婴儿对于照顾人并没有明显的喜好和选择,也就是没有到完全认人的阶段。
第三阶段:8-24个月
8个月开始婴儿逐渐认人,因为他们的大脑中出现了“客体永存”的概念,他们有了记忆,开始担心看不到妈妈或者主要抚养人,孩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他开始依赖主要抚养人,一个集中在特定人身上的关系形成。
这个时候婴儿开始出现明显喜好,只喜欢妈妈或者日夜照顾自己的奶奶。
之所以这位妈妈觉得是不是谁抱得多孩子就和谁亲,主要原因是8个月之前都是妈妈和奶奶一起照顾孩子,孩子对两人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是8个月之后再建立关系的时候,奶奶代替了妈妈的位置。
养育宝宝过程中,宝宝究竟和谁亲?1. 8个月之前,谁照顾就和谁亲
8个月之前,如果是妈妈和奶奶一起照顾宝宝,孩子是不会明显的趋向于和谁亲,当然如果是母乳妈妈,就有着自然的优势,一旦孩子饿了,总会跑向妈妈。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妈妈说明明自己照顾的孩子,自己上班后孩子也没有一丝不舍,尤其是奶粉宝宝。
2. 8-24个月后谁陪伴更多孩子就和谁亲
8个月之后,孩子的意识中建立了“客体永存”概念,他能够记得清楚谁是自己的主要抚养着,比如妈妈和奶奶都是主要抚养者,但是孩子晚上主要和妈妈睡,妈妈给予孩子的互动会更多,孩子可能更喜欢妈妈;如果8个月之后妈妈上班,奶奶接手,吃、喝、拉、撒都是奶奶在照顾,妈妈几乎很少去管孩子,这个时候孩子的主要依赖者是奶奶,她会和奶奶更亲。
3. 2岁之后,孩子会重新依恋妈妈
2岁之前,婴儿会建立主要的依恋关系,2岁之后,被称为目标矫正依恋关系。也就是孩子会根据主要依恋者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求抱抱妈妈拒绝,孩子可以跟着妈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依恋关系会发生变化,比如很多奶奶带的孩子,突然间开始依恋上妈妈,当然这要求妈妈和孩子是在一起生活的。
如何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很多妈妈会有疑惑,明明自己和奶奶一起照顾孩子,为什么孩子更喜欢奶奶;自己上班后如何和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
1. 8个月之前多和孩子建立关系
8个月之前,婴儿虽然不会认人,但是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和主要抚养人建立联系,为了建立联系孩子会主动吸引妈妈的目光,这个时候,家家月嫂建议妈妈需要及时的和孩子互动,孩子一句妈妈一句,孩子的行为引发妈妈的回馈,这些回馈消息都能够帮助孩子学会生命早期关系的建立。比如妈妈和奶奶一起照顾孩子,当妈妈经常和孩子互动,妈妈的脸也更容易被宝宝记住。
2. 7-8个月分离焦虑期多高效陪伴
8个月的婴儿开始产生分离焦虑,分离焦虑孩子会特别粘人,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轻易离开孩子,做到高效率陪伴。高效率的陪伴说直白点就是和孩子有更多的互动,而不是单单的坐在孩子身边。这个时候婴儿开始建立起主要依恋关系,妈妈的高效陪伴可以弥补陪伴时间的不够,尤其是母乳妈妈。一旦孩子和妈妈建立起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会是稳定而持久的。
如果妈妈已经错过了依恋关系建立的最佳时间也别气馁,从现在起和孩子做到高效陪伴,孩子的依恋关系会在2岁之后逐渐转变。
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跟谁带就跟谁亲,但我这有一个不同的案例。
我家孩子从出生开始,每天除了我带,就是奶奶,尤其我产假结束以后,白天都是奶奶带,晚上回家我带,现在孩子两岁,所有的亲人里,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奶奶,不算爸爸妈妈,爷爷、姥姥、姥爷任何一个在身边,她都不找她奶奶,以前我们认为是孩子小,长大一点就好了,但事实却完全相反。
我也曾经很好奇这个问题,到底奶奶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孩子不喜欢的,慢慢的我发现,孩子虽然小不懂得表达,但是他对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人有个明确的标准,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气味:
小孩子天生对气味很敏感,就像刚出生时,他虽然认不得谁是妈妈,但是他非常清楚妈妈身上的气味,就像我女儿刚出生时,晚上哭闹的厉害,但只要抱到我身边,就会停止哭闹。所以,如果抱他的人身体上的味道他不喜欢,她就不愿意和这个人在一起。
2.声音:
就像我们大人一样,有些人说话声音很柔和很好听,你就会比较喜欢和她交谈,如果相反说话大声、刺耳,自然敬而远之。像我婆婆就是属于声音很尖锐的那种,在孩子面前想怎么说怎么说,即使孩子睡觉了她也不会放低声音,孩子自然不喜欢。
3.抱着舒不舒服:
抱孩子的姿势很重要,如果抱着舒服,他必然喜欢让这个人多抱抱。
4.玩的方式:
有的长辈带孩子比较无聊,除了一日三餐,只能保证不磕到不碰到,其他只把孩子放到一边让孩子自己玩,这样的方式孩子必定不喜欢,一般都是,谁爱逗孩子玩,谁逗的开心,孩子就愿意和谁在一起。
5.说话的语气 :
我家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奶奶,我是通过一次我们仨坐电梯意识到的,从出门开始,我婆婆就用命令的语气,让孩子站在墙角等电梯,孩子一动她就喊一句别动,进了电梯后也是,孩子刚要走就被她呵斥住,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真的好心疼,这就是说话语气的原因,孩子那么小,道理他不懂,不要认为他和大人一样啥都明白,而且不要让孩子遵循你的想法去行动,他的想法和行动都被管制着,自然不喜欢和她在一起。
孩子还比较小、无法沟通交流的时候,他虽然不懂你很多做事的目的,但是这些最基本的习惯和方式他有明确的判断,跟带他的时间长短是没有关系的。
孩子真的是谁带跟谁亲?大多数小孩儿是这样。特别是在很小的时候。我家小孩儿是奶奶带大的。小时候唱的歌都是世上只有奶奶好。每天粘着奶奶给他讲故事。我下班回来基本上不理睬我。有时候我心里会有点儿失落。等孩子慢慢长大了。家长要学会跟他一起玩。有和孩子有共同的爱好。和他一起探讨问题。这样他也慢慢的跟妈妈亲了。我也奉劝各位家长,不管你工作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不要错过孩子的每一段成长过程。
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谁长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对他们好,就和谁亲。孩子的心灵是世上最纯粹纯净的,谁对他们好,心存善意,他们就源于亲近谁,就像我,我小时候,是爸爸妈妈带,或者是我外公带我,我对我外公的感情就很深厚,我奶奶从没有与我相处过,而且很偏心,从来不关爱我,所以我对她一丁点儿感情都没有。你一天都不带孩子,也别指望他们亲近你了,换句话说,你会亲近一个与你不熟的人吗?
我的儿子打小由外婆带大,由于外婆一家投入全力,儿子自来和外婆亲。家里养个小猫小狗的,谁对它好,谁跟它们接触最多,这些有生命的动物就会跟谁亲切,何况是人类呢。一般来说,除去特别的因素,小孩子谁带就跟谁亲,是合乎情理的。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描写我的奶奶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奶奶早已是六十七岁的老人了,白发苍苍的她,脸上布满了皱纹。年轻时,她为她的三儿两女操碎了心,吃尽了苦。如今,早已年迈的她老人家又要为她的小孙子们操心了,我想,之所以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除了是岁月给她留下的印痕外,还因她为她的后代晚辈操劳所致啊!一定是的。
我的堂哥、堂弟和我,都是在奶奶的照料下“茁壮成长”起来的。现在,我随经营饮食生意的爸爸妈妈来到湖北黄冈,并在黄州东门学校就读。身处异乡的我,不能在奶奶身边,我很想念她老人家。今年春节过后,从老家离开奶奶来到黄州的当天晚上,我躺在我的小床上被子里,思念的泪水一遍又一遍地从眼里迸涌而出,我哭得伤心极了。我想起了奶奶送我们到村口的时候,她老人家泪流满面的样子——她是多么地舍不得我们离开啊!
记得我小时候在老家时,奶奶经常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我那时不懂事,只顾自己吃,在我美美地吃着的时候,奶奶就甜甜地笑。我从她那甜甜的微笑里看出,她是多么的疼爱我哦!去年年关我们回老家过春节时,我特意给她带了一些黄州的风味小食品,她却留着不吃,瞒着我“转让”给了我的堂弟,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她才好。
我的堂哥现在早已在城里读高二了,他每次放假回家,首先就要去奶奶那里,把他从城里带回的奶奶爱吃的东西孝敬给奶奶——可奶奶一直不要哥哥给她的东西,嗔怪堂哥太浪费钱了,并坚持让哥哥和弟弟他们自己吃。接着,堂哥开始帮奶奶挑水,每次,他要将奶奶那口可装三、四担水的大缸挑上满满一缸水才肯罢休。我想,哥哥对奶奶这么好,一定是因为在他小时候,奶奶对他很好的原故。弟弟是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直在奶奶面前要这要那的,奶奶对他有求必应、宠爱有加。有时,奶奶还给弟弟一些零花钱。弟弟像我小时候一样,也是什么都不懂,奶奶给钱他就尽数“笑纳”,全然没想到奶奶是怎样的不容易,难得身上有一两个小钱,却毫无保留地给了他。
我又不知怎么说奶奶才好。我的奶奶对我们这三个孙子是公平的,绝对不会厚此薄彼,我为有一个这么好的奶奶感到幸福!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有吗?我想你们也一定有的,对不对?我想,天下的奶奶都是一样的慈祥善良,都有一颗伟大的仁爱之心。我非常热爱我的好奶奶!
每个老年人在晚年都喜欢过着酷似田园般的生活,但是我的奶奶并非如此,她还在新年开始的时候说着自己未来20年的宏图伟业,她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得上是80年代老年人最高的目标了:她要读书。
奶奶小时侯,经过了许多的磨难。她在童年、青年、中年时期都是那么艰苦地度过。那时上学,才念到三年级,因家里贫穷,只得退回来。奶奶只好看着别人上学,心里万分后悔。
元旦我特地来看奶奶,可是一走进门。奶奶却在那聚精会神地看书。
我心想:奶奶不认识多少字,又看不懂书上的内容。为何要看书呢?
奶奶看到我的到来,迎了上来。我惊讶地说:奶奶您正在读书呀!奶奶笑了笑,说:现在努力还不迟。说着奶奶有看起书来了。奶奶除了读书外,还要识字。她每天识字,不会的就来问我们,顺便还记上汉语拼音。她那样子真像一个小学生。
晚上,我正要看电视。奶奶跑来对我说:辰辰,你听听我写的作文。我听了,连声赞叹到:好,好!嗯,写的还真不错。
奶奶这样的勤奋学习,使左邻右舍的老太太们都感到吃惊,见到奶奶这样发奋图强,我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我便经常找来一些适合于老年人读的书籍给奶奶看。她看到这些书,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放到了书架上。
奶奶是我学习的楷模,我要以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去学习,去生活。
看,奶奶又在如饥似渴地看书啦!
我的美女奶奶今年68岁了,她特别喜欢笑。一笑就会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眼睛眯成一条缝。虽然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条条细小的皱纹,但在我的眼里,我的奶奶可是个大美女!
她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经常喜欢穿花花的衣服。每天吃了晚饭之后就去跳广场舞和散步。有时间的话,她还会向年轻人请教打羽毛球。
奶奶的特长是炒菜和做饭。很多人都说我奶奶做的饭菜很好吃。尤其是她做的红烧排骨。做出来的排骨甜甜的不油腻。我还喜欢吃她做的炖豆腐、豆腐干炒芹菜、碎青菜炒红辣椒、凉拌海带丝、凉拌罗卜丝、炖大骨头汤、炒土豆丝、炒白菜。她经常问我她做的饭菜好不好吃?我每次都直点头说好吃!奶奶最受不得我的表扬,每次一听到我的表扬便一直往我的碗里加菜,直到我吃撑为止。
她知道我喜欢吃哈密瓜,马蹄,就经常给我买。我很喜欢吃甘蔗,但是甘蔗我咬不动,她就把甘蔗削成一块儿一块儿的装进盘子里给我吃。奶奶对我真好呀!
她还经常问我:“今天开心吗?”然后我们就在一起聊一些有趣的问题。因为聊的问题都很搞笑,她经常被我逗得咯咯地笑个不停……
这就是我的美女奶奶。我有这个又天真,又爱笑,又多才多艺,又关心我的美女奶奶,还有什么不幸福呢?
我的奶奶是一位67的退休老太太。她的皮肤有点黑,有一双大大的重眼睛,虽然脸上长了很多皱纹,但看起来很和蔼。
我刚断奶后,妈妈就把我交给奶奶带。奶奶每天喂我吃各种有营业的食物。在奶奶的精心照顾下,3岁以前我都是个胖乎乎的小肉蛋,人见人爱。
3岁以后,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奶奶家。我开始上幼儿园了,起初我每天都很想念奶奶,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哭着找奶奶,白天在幼儿园我也哭着找奶奶。幼儿园的饭不合我胃口,我扭着不吃,没过一个星期我就变瘦了。无奈之下,爸爸妈妈只好每个周末都把我送到奶奶家。后来我又被奶奶喂回了小肉蛋。
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又发生了一件很伤心的事情。今年端午节后,奶奶被一场大病卷上了病床,经过检查,医生说奶奶的生命只有半年之多,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一家人的心情都很沉重,现在我每天有时间都会去看看奶奶,陪她说说话,逗她乐一乐。我多么希望在我的陪伴下,奶奶的生命能再多延续几年…这样我就能天天看到我的奶奶了。
我喜欢我的奶奶,喜欢奶奶给我讲往事,喜欢奶奶陪我散步,喜欢奶奶给我做的饭…我多么希望奶奶不要离开我,我好爱她好爱她!
我的奶奶对我特别好,他有一头白花花的头发,皮肤因为年纪大而显得又老又皱,说话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令人感觉很是和蔼可亲。
我小学时光大多数时间是在我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记得那是一天清晨,我发烧了,我从床上爬起来,顿时感觉自己头很疼,我碰了一下自己的头,“啊!怎么这么烫?”这时奶奶走过来,看到我不对劲,担心的问我:“怎么了?不舒服吗?”我点了点头。“哪里不舒服?”我轻轻的说道:“头很痛。”奶奶举起皱巴巴的手碰了碰我的头:“很烫,发烧了,让你昨天晚上不盖好被子,着凉了吧。”奶奶带着责怪和担心的语气对我说着。“走,我带你去医院看病。”我爬下床,挺起身子,和奶奶一起走向医院。
来到医院,奶奶焦急地对护士说:“我孙女好像发烧了,快给她量量体温。”医生便拿起体温表递给了我,量了一会儿后,我一看体温表,38.9度。奶奶便开始更加担心起来,急忙对医生说:“快给我孙女打针,再给我拿点药。”护士便开始给我打针输液。回家路上奶奶一直不停的对我说:“以后晚上睡觉的时候盖好被子,别着凉,天冷了多穿衣服,冻着了的话还会感冒发烧,身体还会不舒服,注意保暖.....”
奶奶总是很关心我,每次我生病奶奶都很担心着急,总会不断叮嘱我;我学习退步了她也总会教导我说,要好好学习,不能贪玩;奶奶对我特别好,我希望能一直陪着奶奶,永远不分开!
哈哈,没看错,我有个球迷的爷爷。你们一定惊奇不已吧,是啊,我的爷爷都已经年过七旬了,怎么和年轻人一样踢足球呢?这不是天方夜谭嘛!你们肯定以为我在说冷笑话吧,但是,错了错了!我可没说笑话逗你们笑啊,这可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呢!我的爷爷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他眼不花耳不聋,身体依旧硬朗健康,身体的组织也很活络,踢个足球嘛又碍着了什么事,对于爷爷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喜欢踢足球!怎么,你们还不信?哈哈,那我就来和你们说说吧……
有一次,爷爷又和爸爸他们几个人去足球场踢足球了。让我一点都不意外的是,爷爷又满头大汗,汗流浃背地拿着一个已经被踢的灰溜溜面目全非的'足球回来了。没错,爷爷每次都是早上八点钟就催着还在呼呼大睡的爸爸,去足球场陪他踢足球。每次都提到下午吃晚饭的时候才回来,弄得爸爸是苦不堪言啊!是啊,他也要陪着爷爷不吃不喝,那么消费体力地踢足球踢上好几个小时,敢问谁撑得住?不过,爷爷他是谁啊!杠杠的球迷,岂会被这点小磨难所困住?他依旧气不喘脸不红地踢这足球,不亦乐乎,不过苦命的就是爸爸啦,哈哈……
怎么样,我的爷爷是不是一个球迷?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76岁了,但是很流行,我的奶奶的头发是金黄的的短卷发,总爱在头发两旁夹上一个金色的小发夹;奶奶有一双小小的眼睛,别看她的眼睛,干起活来可有劲了。不挺不塌的鼻子,嗅觉很厉害,有一次姑姑饭烧焦了,奶奶大老远就闻到了,连忙道姑姑家,帮姑姑烧饭。宽大的嘴巴里面装着一堆唠叨的话。我的奶奶穿着很普通,总爱穿黑色衣服,每次妈妈要带她去买衣服的时候,奶奶总是摇摇头说;‘还是给我乖孙女买吧,小孩子,爱漂亮’奶奶虽然很健康,但是那皱纹已经悄悄得爬到奶奶的眼睛和嘴郏了。我奶奶笑起来很慈祥如果别人看见就像自己的奶奶一样。
我的奶奶很赶时髦,比如说;有一次我和妈妈说几年流行什么颜色,和什么发型,站在一旁的奶奶把耳凑过来听,听了一小会,奶奶打断我们的话说,今年流行蓝紫色,流行棕色的短卷发。你们看,我的短发也变成棕色的啦!奶奶一边说,一边用手弄着自己的头发。我问奶奶;‘奶奶,你在吗知道这么多呀!’奶奶得意洋洋的说;‘我经常出去,难道不知道吗’我的奶奶只要一有空,就让我带着她去图书馆看书,别人家的奶奶一大早就去练功,舞剑,我的奶奶最特别了。
我的奶奶还有很多的特点,说也说不完,下次我再来给你们介绍我的‘可爱’奶奶!
奶奶今年66岁,她觉得自己已经年迈,常嘀咕:“唉,老了,土都埋到脖颈了……”平时除了对寿衣、墓穴的价格有点兴趣外,奶奶什么都懒得过问,也不爱打扮自己,所以身体健康的她看上去就像近80岁的老太太。
一天,我看了一篇有关心理学的文章,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做个有趣的游戏,把奶奶的年纪减去10岁,以后日常行事都按奶奶56岁来对待,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爸爸妈妈都表示可以试试看,奶奶虽然觉得好笑,但见我们态度坚决,就答应了。
从此,除了在填病历等特殊的场合,但凡有人闲聊问及奶奶的年龄,我们总是微笑着抢先回答:“她今年56岁。”奶奶也遵守我们订下的“规矩”,懒得纠正。
于是,所有的事情都按56岁来办。我不由分说地给奶奶买了口红眉笔,帮她化淡妆,鼓励她与年轻人多交往,还说取她去参加老年合唱队、跳健身舞……
“科学家都说新世纪人能活到100岁,您才56岁,日子才刚过去了一半,当然要漂漂亮亮、快快乐乐。”这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渐渐地,奶奶的样子越来越年轻,玩得也越来越轻松。说来也怪,连过去有点偏高的血压都降了下来。再有人问及年龄,不用我们开口,她自会朗声来一句:“我今年56岁!”
我的奶奶个子不高,满头白发,大大的眼睛,流水般的岁月在她额头留下了一条条皱纹,由于长年吃药的原因使原来苗条的身材变得有些发福。她总是忙忙碌碌。我最喜欢吃奶奶做的饭菜。
记得有一次晚饭是苋菜汤面条,炒的空心菜和我最爱吃的土豆丝。奶奶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我对奶奶说:太多了,吃不完。奶奶说,没事,吃吧,要不到夜里你又该说饿了。我刚吃第一口,就连连说到,好吃,太好吃了。因为是奶奶轧的面条,吃着非常柔软,咸淡刚好,面汤一点也不油腻。再吃上我最爱的土豆丝,真叫个美味。我生怕她们抢吃我的土豆丝,我狼吞虎咽,嘴里还没咽下,就赶紧往嘴里塞,又端起盘子把土豆丝往我碗里倒。妈妈看着我这样,说,慢点吃,没人给你抢,奶奶也说:吃快了不好,特别是太热了东西对喉咙不好,这一盘都是你的。就这样,一大碗面条和一盘土豆让我吃的一点不剩。
奶奶做的羊肉馅饺子,五香茶叶蛋味道也是特别美味。
我长大了也要给奶奶做一顿她喜欢吃的饭菜。
我的奶奶今年六十二岁,一脸慈祥,可她最大的缺点就是唠叨。
每天早上,父亲去上班,奶奶总要唠叨一番:“儿子,车钥匙带好没,包带好没,手机带好没……”听得父亲耳朵都起老茧了。她还喋喋不休,似乎每个人突然消失了,只剩她一个人在那唠叨,父亲见奶奶讲得正欢呢,便赶紧溜之大吉了。奶奶每次讲完后,看见父亲不在了,便会很生气地说:“你现在不听,看你以后怎么办。”
虽然奶奶爱唠叨,但在我心中依然是个美人。
有一次上美术课,教师让我们画自己最喜欢的人,于是我就画了奶奶。奶奶长着一头黑白交错的头发。小时候,我总问:“奶奶,为啥你的头发又白又黑呢?”“由于是让你气的。”我听了以后,再也不敢惹奶奶了,由于怕奶奶头发全白,到时候就不是美人了。又白又黑的头发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睛下有一双小巧玲珑的嘴巴。我把这副画交上去了,教师给了95分,我可开心了。回家后,我献宝似的交给奶奶,奶奶看着看着,又开始唠叨,说:“画成什么样,我有那么难看吗……”还没说完,我就以经开溜了。不然,我的耳朵就要长老茧了。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爱唠叨的奶奶。
痒!痒!痒!唉,不知身上哪来的这么多“小红豆”,看看这些小红豆豆,我的心说不出有多么的烦躁。恨不得将这些小豆豆一一的挖去,免得我浑身上下不舒服。忍!忍!忍!最终我还是忍无可忍。没办法,我只好把身上长“红豆”的事报告给整天忙得天昏地暗的奶奶。
奶奶一听,立即放下手中的活,掀开我的衣服,仔细打量起我身上的“红豆豆”。“没办法啊!这个,这个得马上送医院。”奶奶最后得出了结论。我吃惊的望着奶奶,我不知道事情有这么严重。“你这小子,怎么不早点说呢?你自己瞧瞧,你身上的豆豆快要变成红枣了!”也不等我说什么,奶奶拉住我的手,立即向医院跑去。
秋天的田野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我和奶奶走在乡间小路上,感觉特别舒服,身上的小豆豆似乎也忘记了发痒。正在暗自高兴,突然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摔了下去。奶奶听见了响声,一边往回跑一边责备我:“你这孩子,真是不长眼睛,这么大条路,竟然给摔倒了……”我站了起来,脚钻心的疼。看到我疼痛的样子,奶奶一边拍我身上的泥土,一边关心地问:“怎么样,有事吗?还能走路吗……”我没有回答,我害怕一张口就会掩饰不住身上的痛苦。爸爸妈妈都不在我的身边,奶奶为了让我茁壮成长不知累了多少,我怎能再给奶奶添乱呢?我迈开脚步,强忍着疼痛,一瘸一拐的向前走去……”“云豪,歇一歇吧!”奶奶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停下了脚步……我赞美奶奶,赞美她对儿孙们一滴滴无私的关爱。奶奶我爱你!
我的奶奶是山西省汾阳县人,她经常说着一口汾阳话。她的脸盘圆圆的,微黑的皮肤上长着许多深深的皱纹,但时常露着一份和蔼可亲的笑容。奶奶有一双粗糙的手,如果从表面看,这双手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却蕴藏着温暖、勤劳、灵巧。
奶奶有一双温暖的手。听妈妈说在我出生时,哇哇大哭,于是奶奶就用双手抱起我,在奶奶的怀抱中,我停止了哭泣。直到现在,我还喜欢和奶奶睡觉,因为她那双粗糙而温暖的手在我身上抚摸着,让我很快就进入甜蜜的梦乡。
奶奶有一双勤劳的手。奶奶的手总是闲不住,每天都在不停地干活。她每天都要喂鱼、浇花,这么多活儿,她能干吗?我每次走进奶奶家,家里都一尘不染,收拾得井井有条。那地板就像镜子似的,能照见人。我还特别喜欢吃奶奶做的饺子。每次过年,她都要亲自下厨,为全家做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
奶奶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虽然她已经退休了,但谁也想不到她还在学习。奶奶退休后,上了老年大学,在那里学国画、唱歌。我最喜欢她画的画了。奶奶家墙上挂着的全是奶奶的作品,每幅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幅画就是《牡丹图》,画上的牡丹花颜色十分鲜艳,用淡粉色水粉涂上的,在牡丹花的花瓣上还停歇着一只小麻雀,旁边还有两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这就是我的奶奶,她用这双勤劳、温暖、灵巧的手支撑着我们这个大家庭。
前些年,我都会写文章歌颂伟大的母爱,但现在长大的我,已经感受和明白了另一种爱,它是继父爱母爱后的又一种伟大的爱,那就是奶奶给予我的爱。 奶奶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母亲。奶奶养育了5个孩子,如今5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奶奶为了帮儿女减轻负担,便在几个儿女之间来回奔波。冬春之时,奶奶一般会来我们家,帮我们料理家务。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工作十分辛苦,下班常常很晚,害得我时常饿肚子。奶奶一来,我的救星也就来了。每天放学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面对的也是干净整洁的房子。也许是对周围环境不太熟悉的缘故,在老家喜欢四处走走的奶奶经常呆在家里,除了买东西之外,一般很少出去,可能有些孤独,我们一回来就问这问那。也许是问的太频繁了,我们心情好的时候,还会与奶奶分享一些;心情不好时,不但不说,还嫌奶奶管得太多。这时,奶奶便一句话也不说,低着头走开了。人往往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岁末,奶奶回老家了,奶奶对我的好也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浮现。奶奶我想你!希望你早一点到我们家来!
我的奶奶以经年过六旬了,鹤发童颜,慈祥的双眼是那么和善。她热情好客,所以家里时常充满温馨和欢笑。她最大的特点是勤俭持家。瞧,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真是个贤妻良母。我十分愿意和奶奶一起生活,简直到了难舍难分的程度。
当公鸡还没开始啼叫,月亮还高挂天空,花草还沉睡时,奶奶已经起床了,又是为我整理房间又是为我做早餐,忙得汗流浃背。我起床时,一切都是现成的,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呢。我吃饭的时候,饭粒撒了一地,奶奶见了,一边慢慢地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和蔼可亲的说:“一粒大米一滴汗,无数辛勤一碗饭。”说完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我愣住了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无比自责,觉的他给我了一生的教诲。
我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从小若是生非,眼珠子一转满脑子都是“阴谋诡计”。同龄的孩子早就把我看透了,都不愿意和我相处。
奶奶发现了,就想方设法地帮助我回到伙伴中间。她并没有严厉地责骂我搞不好伙伴关系,而是语重心长地批评我:“没个孩子都是天真活泼的,互相打骂责怪是不对的,应该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珍惜人生中短暂的儿童时代。”听了奶奶的话,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与小伙伴们团结在一起,改变了“个人主义”的行为方式。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普通平常而又热情、睿智、淳仆善良的老人。
我有一个为工作昼夜不分的爸爸,有一个关心、爱我的妈妈,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妹妹。我都很爱他们,而我最爱我的奶奶。我为什么最爱我的奶奶呢?下面就让我棉花掉进针缝里——细弹(谈)细弹(谈)。我的奶奶今年不多不少刚好70岁,奶奶那双慈祥的眼睛总是盯着我,怕我闯祸,奶奶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在我犯错时总会把我训得服服帖帖,还有奶奶那筋脉突兀的手为我烧过多少餐饭呀,有一次,奶奶从爸爸那儿得知我爱吃炒面。刚好,奶奶家没有炒面,奶奶连早饭都没吃,跑到几里之外的小卖部买了几斤面条。奶奶做好炒面就在一旁看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她做的炒面,自己却舍不得吃,等我吃完了,奶奶笑了,笑得那么开心。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爱我的。我的奶奶不但非常爱我,也很注意环保呢!有一次,我将奶奶家的水龙头流淌着一滴滴的水,奶奶看见了赶忙关上。我不解的问奶奶:“您不是说您家的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吗?也不要交水费,流就六呗!有什么好稀罕的?”“嘿!亏你还是个小学生呢!难道你就没看电视上说,一点一滴从我做起的广告词?我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我的确没有做过这样的事,经常看见学校里水龙头没关好,我都是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我的奶奶就是一个爱我、环保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