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跨性别这个词,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排斥,即使是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这么进步了,但是很多人还是没办法接受。跨性别指的就是自己没办法认同本身的生理性别,通俗的来讲,就是可能自己性别上是一个女孩子,但是自己却从内心觉得应该是一个男孩子。所以在跨性别这个人群里面细分的也比较多,有跨性别男士跨性别女士还有跨性别酷儿,而今天所以大家聊聊的就是对于跨性别这个话题的看法。
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讲,跨性别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甚至会当成是一个精神病来处理。明明是一个好好的男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当男孩子?偏偏要去幻想自己是一个女孩子,甚至是去穿一些奇装异服?就是很多老一辈,心里是没办法理解的就连当代很多年轻人都没办法接受,甚至会不断的吐槽,觉得这类人群就是变异的人群。
也正是因为这些看法的存在,导致跨性别的人群在心里封面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随着负面声音越来越多,他们在纠结性别的同时也仿佛走进了一个怪圈,仿佛自己就是别人口中的不伦不类。但其实对他们自己,没办法认同自己的性别也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情,这并不是他们自己能够决定的。
也许你不能够接受这么一个群体,但是,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除了要求我们去尊重他人,还要包容他人。其实人这一辈子是非常短暂的,如果她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就随他去做,毕竟他又没有触犯法律,没有作出任何伤害他人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包容,虽然不强求你必须去接受他,但是也希望你能够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他。也许你一个善意的眼光,对于这部分特别的人群来讲是非常大的鼓励。
我个人认为她们和常人一样,心理状态很健康。说到跨性别者有些人就会认为这种人心理肯定不正常自己明明是男性可是偏要认为自己的性别是女性。但是他们其实也和常人一样需要上班,需要工作挣钱,也会想谈恋爱会有喜欢的人。我们从一出生就已经被订好了生理性别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性别不应该是这个被指定的性别。这就是跨性别者,夸性别者在自己的心理上并不不认同自己是这个性别,觉得自己是另一种性别。比如有些男性因为自己应该是女性。所以穿着打扮上会带有一些女人味,有些是女性,就认为自己应该是男性,所以就会把自己打扮的跟男人一样,喜欢酷酷的,而且他们共同特征是对自己的同性别人感兴趣,这就是跨性别者。
但是并不因为这样就觉得他们心理状态不健康,要知道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性别认同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跨性别和性别多元化活动家为坚持我们的人道主义做出的巨大努力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对性别不一致的新描述中表示,“性别变异行为和偏好本身不是诊断某人心理健康的基础”。这不是第一次改变与性有关的分类标准。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称“性取向本身不应被视为一种疾病。除了作为全球健康统计和趋势的基础之外,还为研究和临床提供标准,并协助报告和定义疾病、障碍和其他健康状况。它还捕捉影响健康的因素,或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外部原因,全面审视生活中每个可影响健康的因素。
连世界都认同他们是正常的我们又凭什么说他们心理不健康呢,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正常人没有必要戴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跨性别者产生的真正原因是:性别意识。
因为性别意识,是人的生理机能之一,大部分正常人的生理机能都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当然不排除有超出正常范围的个体。
比如生长激素异常导致的巨人症和侏儒,性别意识也有这种情况,轻微的会出现异性化的倾向,这一部分他们可以称自己只是爱好。
跨性别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
这是一种精神医学上的分类定义,通常用来解释与变性或异性装扮癖相关的情况。医学界也经常使用性别焦虑、性别认同障碍或性别认知障碍来解释跨性别者。
尽管跨性别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依旧未被完全确定,不过已经有一种定义被广泛地接受:跨性别,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
跨性别这个词是个集合名词,它并不像LGBT中的LGB一样单指性取向,它涉及到各种与性别角色部分或全部逆转有关的个体、行为以及相关群体。
不过,对于跨性别这个词的定义问题还有很多争议。
一、19岁跨性别者的三次逃亡
第一次“逃亡”,是因为黄小迪发现自己是女孩,只是误装入了男孩的身体。直到16岁那年,她在网上看到一个“药娘”的故事才恍然大悟。几个月后,她因无法面对家人,留言后离家出走。父亲找到她时对她说:“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接受。”但他内心无法理解孩子的变化,带她到医院做检测,寻找方法“扭转”她的性别认知。
第二次"逃亡"在2018年3月,17岁的黄小迪被家人送去重庆一所学校进行全封闭式的“扭转”治疗。半年后,她从学校逃了出来,很快又被送回去。
在2019年初,她又被送去河南登封某武术学校,几天后,她第三次“逃亡”,偷“搭”上一辆开往徐州的卡车。这一次,父亲找到她时说:“我们以后不会再管你了。
二、什么是跨性别者
跨性别不是病,跨性别者指的是自我认同的性别与生理性别不符的人,所以要「跨」出生理性别。自我认同的性别,主要指心理感受。对于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一致的人,也可叫顺性别者。
调查显示,保守估计,中国大约有400万跨性别者,2017年的《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况调查》研究显示,在2600份有效问卷中,超过10%的跨性别者曾尝试过自杀,而中国普通人口中,自杀的每十万个人里都有9个人是跨性别者。
美国跨性别平等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跨性别者都有企图自杀的经历。
跨性别者出柜的迫切和必要程度往往大于其他非异性恋,因为多需要药物及一些医疗上的支持。但很多跨性别者,往往只能通过一些非正规途径获得。社会对跨性别还有很多误解,比如跨性别其实不等同于变性人。做不做手术,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有些人觉得改变穿着打扮,就可以了,有的人觉得一定要做手术。然而对每个人来说找回方式都不同。
三、跨性别者的心理
十几年来,“跨性别”的议题慢慢大规模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之中。上一次“跨性别”引起如此轰动,是1990年代,著名舞蹈家金星公开接受了变性手术,生理上从一名男性变成了一名女性。二十年过去了,跨性别者在中国的生存处境依旧举步维艰。公众对他们的兴趣更多的是猎奇,而不是理解。
“我们是些小丑,是性的客体,是无数小说中神秘不可捉摸的人物。我们是精神病患者,是凶手,是充斥电影的犯罪天才。观众们很少亲眼看到跨性别者的真实面容。他们听不到我们的声音,看不到我们书写的文字。”许多跨性别者因外界压力学会了更好地隐藏自己。
对于跨性别者而言,对自己性别最焦虑的时间段,一般都是青春期。然而,就我们现在的医疗和法律资源而言,对18岁以下的跨性别者的援助和引导,恰恰最受限。62%的跨性别者有激素治疗的需求。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人获取激素类药物的主要渠道是上网从药店买,或者从朋友那里获得。
两个跨性别者里面,就有一个有性别重置手术的需求。但是真正能够做上手术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无法进行手术的原因,最主要有三个:经济条件不允许,父母不同意,年龄未满20周岁。
近九成的原生家庭不能完全接受跨性别孩子。853位曾向父母或监护人表达自己身份诉求的受访者中,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个,能被父母完全接受。
几乎每五个跨性别者就有四个曾渴望阻止发育、掩盖或改变自己的性征。在无法获得安全、有效的激素治疗情况下,其中5%会尝试自行切除生殖器官。
我们通常都会怕,变成自己和这个社会无法想象的人。
但实际上跨性别者,也能对我们的社会做出优秀的贡献。
一开始,我们只分为男和女,但是大自然还塑造了更多的可能。我们可以坦诚地接受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