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是形成性别认同的关键期,孩子在这个阶段如果没能得到父母对其外形和角色的认同和引导,就很容易出现性别认同障碍,为长大后的自我认同埋下隐患。今天我们就来和家长朋友们聊聊,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性别认同?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信心,乐于做自己。
一、衣着打扮合乎常规,在外形上肯定孩子的性别
孩子在2岁自我意识启蒙,开始意识到自我力量;深入发展在3岁,与妈妈从身体、情感以及认知精神方面分离;4岁开始,通过模仿特定的偶像,比如动画片里主人公,来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勇敢、正义、善良……
在这个阶段中,父母通常已经会从穿着服饰上区别打扮儿子或女儿——是男孩还是女孩,一目了然。这样别人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男生、女生,让他们有不同的感受,为他们做性别确认做准备。如果父母总把自己的男生当成女生去打扮,就会让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出现性别认同的困扰。还有些孩子模仿很女性化的动作,家长觉得好可爱好玩,我们的行为也会鼓励孩子去经常模仿这样的动作,这也是不恰当的。
二、性别确认来自父亲,爸爸应该这样对孩子说
从4岁起,孩子开始好奇自己从哪里来,渴望了解自己的生命,性教育启蒙也由此开始。而相比母亲,孩子这时会更加渴望得到父亲对自己性别的确认——家中的男性长辈代表权威和规则。所以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期待得到父亲对其性别的认同。这种来自父亲的肯定反馈,可以使孩子获得充分展现自己性别特质的力量。
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爸爸需要通过赞赏孩子的性别使孩子获得性别的确认,比方经常说“小男子汉真勇敢!”、“儿子,你真有劲儿!”、“我的小公主,看到你就觉得很幸福”……这样被赏识的孩子,男生长大后会阳刚之气十足,女生长大后会尽现阴柔之美。
相反,如果一个女孩的父亲重男轻女,那么这个女儿就会拼命地去证明自己不比男生差,而且会轻视男性,讨厌自己身为女性,性别认同会出现紊乱,行为和心理会更加倾向于男性。如果男孩缺少了父亲的认同,就会比较女性化,内心敏感、柔弱,心理趋同女性,长大后会渴望强壮、勇敢的人保护。
三、双亲要扮演好各自角色,出现缺失要及时补位
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丧偶式育儿”的现象——父亲角色缺失,母子长期在一起,爸爸参与家庭生活很少。这会让孩子没有父亲角色上的模仿对象,进入青春期后更加严重。抑或家庭中母亲强悍,父亲沉默懦弱,缺乏男性的阳刚,母亲经常指责父亲,导致孩子耳濡目染,变得懦弱、依赖,性别异化。
其实孩子在0-3岁时最需要母亲,之后父亲的影响力都是高于母亲的,尤其青春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在这个时候渴望父亲的亲近,因为父亲代表的就是社会规则,这种亲近能够让自己迈向成人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社会性。男生在青春期后从崇拜父亲直接走向社会,但女生会反过来再次走向母亲,学习如何在社会上成为女性。
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女性身份地位提高的体现。
女性意识是女性自我觉醒的产物,是女性通过后天的学习萌发出的自我意识,是女性在对自己性别认同的前提下,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通常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社会强加给自己的性别特质及责任会进行思考、辨析,有选择地接受。
女性意识的觉醒的表现
女性在地位上的逐渐提升引起了她们性别观念上的平等意识,这种平等使她们要求两性关系由依附与控制转变为相互制衡与平等,在职业上获得解放的女性,意识到自己在婚配上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日渐増强,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这一态度。
而当她们面对男性和社会时,却被其还没有“跟上时代潮流”的价值观念狠狠打击,或是追求自由、平等、匹配的婚姻家庭无果,或是选择独立自主的单身生活,最终的结果都是加入“剩女”的阵营。
“剩女”的产生是因为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又正是这种思想观念的进步,使“剩女”本身作为一个单身亚文化群体,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单身状态,不会认为单身是不正常、不健康、残缺的。